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于6月1日正式啟動,由中央網信辦、中央編辦等十部門共同舉辦,全國各地同步開展。本屆宣傳周活動將借“六一”國際兒童 節之際,突出青少年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本屆宣傳周將沿用首屆“共建網絡安全 共享網絡文明”主題,傳播“安全方面最大的風險是沒有意識到風險”的理念,重點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開展主題活動。(5月13日,中國網信網) 若將時光退到20年前,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在那個電腦尚未完全普及的時代,青少年教育,還是以書本為本。在淳樸的教學風氣下,孩子的世界 相對很小,裝的東西也比較單純,自然其性格也比較單純;20年的科技快速發展,帶來了網絡在科技下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相應的“五顏六色”的網絡世界。這 個網絡世界,在傳遞著包羅萬象的網絡知識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青少年成長的隱患。
現如今,4歲孩子拿著pad看動畫片的畫面,已經并不鮮見。可以想象,自小與網絡同行,網絡在青少年未來的生活中所占據的比例,肯定不會太少。 若將青年人比作我們的大廈的奠基者和未來的民族發展的脊梁,網絡就是這些奠基者未來手中的利器:網絡是一把雙面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毀滅 思想、毀滅文明的“蟻穴”。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而要讓網絡不成為青少年成長中的“蟻穴”,當注重網絡對于青少年的正能量的引導。如何加強網絡管理,營造更為健康的青少年讀物,塑造更為純凈的青少年上網氛圍和更加有料的青少年上網的內容,這是我們整個國家、媒體和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打好青少年上網的環境基礎,青少年就會接觸更少的有害思想與有害讀物;而在國家安全更多的要通過網絡安全來維護的時候,對青少年有意識的防護是 維護網絡文明的重要手段,在此之外,我們更要謹防,青少年無意識的上網而疏于防護對于青年、國家乃至民族帶來的毀滅性的的安全隱患。
崛起中的中國,在引來各方注目的同時,也帶來了各方的覬覦。從近年來的幾起大學生為了利益而無意識的通過網絡途徑出賣國家的重要地理、國防信息 來看,把不緊網絡安全的口子,青少年很容易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成為國家和個人的“泄密者”。泄露個人信息還好,充其量會帶來一些財產損失;而若是無意間泄 露了國家秘密,那么,將會給國家,帶來不可計量的大害。
維護青少年網絡安全,需要樹立青少年的網絡文明信仰;而要樹立青少年的網絡文明信仰,則要加強價值教育。價值教育,大部分體現在兩點,一是關于 懂事的教育,即青少年熟知關于國家安全、網絡安全的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青少年知道保護自己,汲取正能量;一是關于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讓青少年心中牢固 樹立愛國的精神和理念,國家利益為上,堅定的不做任何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
少年強則國強。毛澤東曾經說過,對于青少年來說,“世界是你們的”。要讓我們的未來的主人能夠不負歷史和民族所托,我們當通過價值教育,讓每一 個青年,都成為網絡文明的踐行者,更要成為國家利益的堅定維護者。有意的網絡安全防護與無意的安全意識相結合,讓我們的國家,成為鐵壁銅墻,確保國家安 全,人民安定,民族安樂。(特約評論員 隋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