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器物的了解,感知傳統造物智慧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11月12日下午,一場以“中國傳統造物智慧啟迪創新設計研究”為主題的精彩講座在文昌校區6南303教室順利舉行。此次講座由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彭迪老師主講,吸引了來自各年級、各專業師生參與,共同探討中國傳統器物與現代設計創新的交融與發展。

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彭迪老師以豐富的歷史資料和生動的案例展示了中國傳統造物的輝煌成就。他從古老的桿秤、傳統算珠、精美的皮影戲、建筑構成,以及針灸等傳統技藝等,講到中國傳統造物在材料運用、工藝技術、造型設計以及文化內涵表達上均展現出了極高的智慧和創造力。彭迪老師強調設計不僅要從中國傳統造物智慧中提取靈感,同時也要注重“以人為本” 的設計理念。他就中式座椅為例,介紹其設計要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原理,座面高度、靠背傾斜度、扶手位置等,以確保使用者在就坐時能夠獲得最佳的舒適度;同時,座椅的造型、裝飾圖案與材質選擇又與中國傳統造物智慧相關。
在互動交流環節,現場氣氛熱烈非凡,聽眾們踴躍發言,就傳統造物智慧在不同設計領域的應用、如何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突破以及如何培養具有傳統底蘊與創新精神的設計人才等問題與彭迪老師展開了深入而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彭迪老師對聽眾們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并鼓勵廣大設計從業者與愛好者積極投身于中國傳統造物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工作,勇于探索創新,努力在現代設計實踐中融入中國傳統造物智慧,創造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國際視野的優秀設計作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設計走向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與深刻的思考中圓滿落下帷幕。它猶如一座橋梁,連接了中國傳統造物智慧與現代創新設計的兩岸,為廣大設計從業者與愛好者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與交流機會,開啟了一扇洞察傳統與現代設計融合創新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