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圓滿落幕,經過廣西區賽和全國賽的現場專家評審和答辯賽等激烈角逐,我校研究生參賽隊共獲得32項獎項,其中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三等獎2項、廣西區一等獎6項、廣西區二等獎9項、廣西區三等獎14項,取得歷史最佳成績!在廣西賽中我校也是獲獎數量最多的高校!據悉,本次大賽由中國統計教育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
一直以來,學校都高度重視研究生學科競賽,注重加強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賽促學、以賽促建”, 學子們在多項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獲獎數量大幅提升。本次大賽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綜合素質,彰顯了學校以賽育人的良好成效。
我校研究生組2023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獲獎名單
序號 |
論文題目 |
參賽隊員 |
指導老師 |
獲獎等級 |
1 |
碧空如洗:可持續發展下空氣質量預測實證研究——基于改進自適應矩估計優化算法及拉格朗日模型平均的LGBM-Trans-LSTM組合模型 |
鄧雅文、馮錦華、蘇志卓 |
肖永火、陳新華 |
國家二等獎&廣西一等獎 |
2 |
人口負增長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的人口機會測度分析 |
崔津華、黃忠勇、張帥 |
霍海峰 |
國家三等獎&廣西一等獎 |
3 |
我國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效率測度及影響因素分析 |
繆晶、李宛蓉、李舒琪 |
龐建華、韋春妙 |
國家三等獎&廣西一等獎 |
4 |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中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 |
楊潔、丁思然、楊嘉欣 |
黃海軍 |
廣西一等獎 |
5 |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基于SPDM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對農業現代化影響的實證研究 |
付佳怡、王彭霄、岳明狀 |
陳勝、曹石云 |
廣西一等獎 |
6 |
數字技術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 |
李金鸞、胡文珍、喬琦鑫 |
曹石云 |
廣西一等獎 |
7 |
高質量就業背景下人崗匹配優化研究——基于DeepFM與改進二分圖的融合匹配算法 |
邱榮麗、劉中一、戴倩倩 |
周麗娟、周彥秋 |
廣西二等獎 |
8 |
基于PVAR-XGBoost組合模型的農村數字經濟對農業碳排放的影響 |
李桐、潘露、廖啟靜 |
蒙家富、黃海軍 |
廣西二等獎 |
9 |
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西部地區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研究——以廣西為例 |
鐘浚蔚、焦露雨、李晨露 |
梁斐雯 |
廣西二等獎 |
10 |
數字經濟如何影響產業結構升級?——基于新型城鎮化的門檻效應分析 |
張韻婷、周弘杰、李悅欣 |
管仕平 |
廣西二等獎 |
11 |
參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能夠提升地區物流效率嗎?——基于通道沿線13個省份的準自然實驗 |
鄭皓仁、宋寧、薛業涵宇 |
黃偉新 |
廣西二等獎 |
12 |
科技資源配置賦能“灣企入桂”創新路徑研究-以廣西和大灣區為例 |
丁益、李沛、屈嘉晴 |
凌峰 |
廣西二等獎 |
13 |
低碳物流效率時空演化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的實證分析 |
曾麗碧、張奧迪、宋金洋 |
袁中華 |
廣西二等獎 |
14 |
基于集成學習的產品需求量預測 |
張雯昕、常再揚、張飛躍 |
周彥秋、周麗娟 |
廣西二等獎 |
15 |
創新發展視角下廣西數字經濟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效應研究 |
李嘉敏、傅穎、蔡宇哲 |
周圓兀 |
廣西二等獎 |
16 |
高維數據驅動的金融市場量化策略研究——基于AutoEncoder與MLP+XGBoost |
李家睿、劉珅彤、劉金霄 |
張成磊、蒙家富 |
廣西三等獎 |
17 |
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樞紐城市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評:區域差異與動態演進 |
何秋蓉、李源、庫士冬 |
黃偉新 |
廣西三等獎 |
18 |
區域工業高質量發展:測度及時空——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 |
江佳聰、耿界翔、吳楠 |
袁中華 |
廣西三等獎 |
19 |
北部灣經濟區的設立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嗎?——基于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分析 |
張智茹、葉欣、徐鐵龍 |
曹石云、肖永火 |
廣西三等獎 |
20 |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測度及其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影響 |
玉曉晶、苑望、孫夢潔 |
盧志平、朱曉琴 |
廣西三等獎 |
21 |
廣西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測度 |
李佩寧、祝葉、魏凱 |
袁中華 |
廣西三等獎 |
22 |
基于LSTM神經網絡的多特征徑流建模研究與應用——以廣西柳江為例 |
李鐵金、趙夢雅、郭程浩 |
溫鮮、霍海峰 |
廣西三等獎 |
23 |
“雙碳”目標下區域協同治理機制與路徑研究——以長江中游與成渝城市群為例 |
白玉鳳、黃瑞雪、李曉婷 |
梁斐雯、廖志高 |
廣西三等獎 |
24 |
數字經濟背景下三大城市群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證研究 |
鄧俊宏、胡佳佳、郭光賀 |
王素梅、黃海軍 |
廣西三等獎 |
25 |
循環經濟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關系及時空演化分析 |
張忠輝、趙瑩、郭佳杰 |
張濤 |
廣西三等獎 |
26 |
新發展格局下港口型物流樞紐驅動地區外貿發展的機制與路徑 |
徐冬瑞、林浩添、傅小慧 |
黃偉新 |
廣西三等獎 |
27 |
綠色信貸的碳排放效應研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SDM模型和門檻模型的分析 |
梁峰睿、李芳芳、李潔 |
廖志高 |
廣西三等獎 |
28 |
基于VAR模型的企業價值影響因素的研究--以柳工為例 |
劉慶霖、劉政君、劉玲君 |
黃偉新 |
廣西三等獎 |
29 |
數字普惠金融、實體經濟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PVAR實證研究 |
葉潤曉、張林林、鄭天 |
李瓊 |
廣西三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