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以下簡稱“競賽”)是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指導,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電子學會聯合主辦的研究生學科競賽,是學位中心創辦的“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主題賽事之一。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研究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吸引、鼓勵廣大研究生踴躍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特舉辦第二十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廣西科技大學校內選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全體在籍研究生、錄取為我校2025級研究生的大四畢業生(需提供錄取證明)。
二、賽程安排
1. 報名:即日起至6月9日。
2. 作品提交:即日起至6月11日。
3. 作品評審:6月13日(以正式通知為準)。
4. 作品評審方式:參賽選手現場演示參賽作品,進行作品介紹,對答辯組專家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回答;答辯專家對參賽選手進行評分;根據綜合成績進行評選。具體答辯形式會在校賽群內通知。
5. 參加賽區初賽請閱讀“兆易創新杯”第二十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參賽說明官網進行作品提交(見第八點)。
三、參賽要求
1. 每支參賽隊由指導老師、隊長和隊員組成。在同一個參賽部分(技術競賽或商業計劃書專項賽)中,指導老師一名或兩名,隊長一名,隊員一名至二名,每位指導老師至多指導兩支參賽隊,每位參賽隊員只能加入一支參賽隊。
2. 參賽隊伍成員須為是參賽作品有實質貢獻的個體,不允許成員掛名。一旦發現掛名現象,將嚴肅處理。
3. 組隊時,由隊長確認指導老師順序和隊員順序,此順序依據參賽貢獻大小確定。獲獎證書將嚴格按照組隊順序制作,不再確認和更改。
4. 報名截止日期前,提交的參賽隊員、隊員順序及參賽作品信息均可變更,報名截止日期后,參賽隊員及參賽作品不可變更,進入決賽后,參賽隊可改進、完善其參賽作品,但不可更換參賽作品內容和參賽隊員。
5. 校賽與省賽初賽原則上是同一作品,同一個賽道提交不同作品,評獎評優將按照最高獎項進行加分。
6. 參賽選手需要展示實物模型或軟件設計,制作PPT講解,作品符合本次比賽的賽題,要求有原創性,有創新點。原則上不鼓勵同一主題作品連續參賽,如果此類作品參賽,作品必須存在重大改進,并在附件中說明。若作品無重大改進,一旦查實,撤銷該項目全部參賽資格。
7. 同時參與多項賽道的作品需按照各賽道作品文件及提交要求分別提交至對應郵箱。
四、競賽說明
1. 技術競賽采用開放式命題與企業命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并新設立“光載信息”專項賽。由參賽隊自主選擇作品命題。評審重點考察作品的創意和創新性,技術實現以及團隊綜合能力。
2. 技術競賽中開放命題和企業命題不可同時報名;“光載信息”專項賽可與開放、企業命題同時報名,同時獲獎。
3. 技術競賽的開放式命題分為以下八個參賽方向,參賽隊可自行選擇參賽方向:
(1)電路與嵌入式系統類,包括但不限于針對某一功能應用所開展的具有較強創新創意的電子電路軟硬件設計、終端設備或嵌入式系統實現等,如基于FPGA、DSP、MCU、嵌入式系統等開發的軟硬件系統、智能硬件、新型射頻天線、并行處理系統、儀器儀表等;
(2)機電控制與智能制造類,包括但不限于實現自動控制與自主運行的創新創意軟硬件系統與電氣自動化系統等,如機器人,飛行器,智能車,工業自動化,電氣自動化傳感器、設備或系統,電能變換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控制技術等;
(3)通信與網絡技術類,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種通信及網絡技術研究開發的創新創意通信網絡應用模塊或系統,如網絡安全、無線通信、光纖通信、互聯網、物聯網、空間信息網、水下通信網絡、工業控制網絡、邊緣計算等通信或網絡設備、系統或軟件等;
(4)信息感知系統與應用類,包括但不限于光電感知、傳感器、微納傳感器與微機電系統、空間探測等傳感與信息獲取類軟硬件系統,如工業傳感、生物傳感、生態環境傳感、光電探測、遙感探測、定位導航等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5)信號和信息處理技術與系統,包括但不限于視頻、圖像、語音、文本、頻譜信號處理和信息處理、特征識別,以及信號檢測及對抗的軟硬件系統,如安防監控、音視頻編解碼、網絡文本搜索與處理、雷達信號處理、信息對抗系統等;
(6)人工智能類,包括不限于面向大語言基礎模型、各類模態生成模型以及智能體、具身智能平臺的軟硬件系統或智能應用。鼓勵與當前電子信息的設計與制造流程相結合,優化垂直領域任務,形成交叉應用;
(7)技術探索與交叉學科類,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新設計等構建的新型電子信息類軟硬件系統,如面向生命健康、藝術創造、環境生態、清潔能源等的新型傳感器、電子電路、處理器、通信網絡設備、信息處理器以及應用系統等;
(8)華為6G先進無線技術探索,包括但不限于用以構建及拓展6G愿景、應用及需求的先進無線網絡創意(含支撐技術、模塊或系統),如面向綠色節能、超高吞吐、超低時延、超高可靠、超遠覆蓋、海量連接、極簡架構、智慧互聯、通感一體、內生AI及原生可信的方案、設備、系統或軟件。
4. “光載信息”專項賽,“光載信息”專項賽面向以光為載體的未來信息技術方案、算法、協議、軟件、電路、元器件、系統,包括但不限于光通信技術、光感知技術、光計算技術、光顯示技術、光健康技術、感/通/算/顯/康/照一體化技術、空天地海一體化技術、光電元器件模塊設計和工藝技術、光載信息感知方案算法設計。光載信息專項賽參賽說明參照網站:
https://cpipc.acge.org.cn//cw/detail/6/2c90801595a92a6e0195eaaab75043b6
5. 企業命題包括兆易創新、華為、小米、無問芯穹、飛騰、優利德、算能、TI、新思科技、MathWorks等企業命題或專項獎。具體命題及專項獎信息請于參見競賽官方網站。
6. 商業計劃書專項賽
(1)應用賽道,聚焦行業實際痛點,要求參賽作品為具備明確市場價值的電子信息系統、硬件產品或整體解決方案。鼓勵多學科交叉融合與人工智能、電子信息技術的雙向賦能。
(2)探索賽道,面向未來技術方向,包括以下方向:
1)汽車電子,包括但不限于多模態感知融合、車路云協同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如自動駕駛多傳感器融合算法(激光雷達+視覺)、車規級邊緣計算平臺等。技術核心在于實現高精度環境感知與實時決策,需突破多源數據融合、低延時通信等關鍵技術。商業化切入點可聚焦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高精度地圖服務等場景。
2)未來運載,包括但不限于低空飛行器通導遙一體化、立體物流網絡等方向,如城市物流無人機自主導航系統、低空交通管理平臺等。技術核心需整合通信、導航與遙感技術(如北斗+5G),實現三維空間智能調度;商業化切入點可面向應急救援、城市立體物流等領域。
3)BTIT(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交叉),包括但不限于腦機接口、DNA存儲等前沿交叉領域,如神經信號解碼芯片、生物分子編碼算法等。技術核心需突破生物信號噪聲抑制、生物-電子接口兼容性等難題;商業化切入點可覆蓋醫療康復器械(如癱瘓患者意念控制設備)、生物大數據存儲服務等。
4)醫工交叉,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醫療設備、精準診療系統等方向,如無創血糖監測貼片、手術機器人觸覺反饋模塊等。技術核心需融合生物傳感技術與邊緣計算能力,提升醫療設備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商業化切入點可針對慢病管理、微創手術等場景。
5)光電子,包括但不限于光子芯片設計、光電集成系統等方向,如硅基光子計算芯片、量子通信光模塊等。技術核心需解決光電子器件的規模化制造與能耗優化問題;商業化切入點可面向數據中心光互聯、量子加密通信等領域。
6)機器人,包括但不限于自主導航、人機協作、智能控制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如協作機器人柔性抓取系統、AI驅動的服務機器人、醫療手術機器人等。技術核心在于融合多模態感知(視覺/力覺/觸覺)、實時路徑規劃與自適應控制算法,需突破動態環境下的高精度定位與決策能力;商業化切入點可覆蓋工業自動化(如柔性生產線)、智慧醫療(如微創手術輔助)、家庭服務(如老人陪護機器人)等場景。
7)人工智能,包括但不限于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生成式AI等前沿技術的垂直應用,如大模型驅動的行業知識引擎、多模態內容生成系統、自主進化型AI代理等。技術核心需突破小樣本學習、模型輕量化、可解釋性等瓶頸,實現算法-硬件-場景的協同優化;商業化切入點可聚焦智慧城市(如交通流量預測)、智能醫療(如AI輔助診斷)、金融科技(如風險智能評估)等領域。
7. 參賽隊擁有其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不可抄襲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識產權。如有違規,舉辦方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8. 同一學校同一主題作品不可連續參賽,如果確實有重大改進,請在初賽提交作品時標注往屆獲獎情況,并提交《作品重大改進說明》。
9. 競賽根據往屆參賽數據建立論文庫并查重。論文重復率高且未提交《作品重大改進說明》,經專家鑒定為重復參賽或無實質創新、作品雷同或有抄襲行為的團隊,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并向參賽單位進行通報。
五、作品要求
1. 報名表
見附件一。
2. 技術競賽論文
技術論文內容建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作品難點與創新;(2)方案論證與設計;(3)原理分析與硬件電路圖;(4)軟件設計與流程;(5)系統測試與誤差分析;(6)總結。
不同類型作品可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論文字數8000-10000字為宜,超出部分不予評審,具體格式要求參見附件2。
3. 商業計劃書
商業計劃書內容建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項目意義;(2)團隊介紹;(3)產品內容;(4)行業及市場情況;(5)營銷策略;(6)融資說明;(7)財務計劃;(8)風險控制;(9)項目實施難度。商業計劃書模板詳見附件3。
4. 參賽作品PPT
作品展示PPT模板見附件4。
技術競賽PPT內容建議包含但不限于:選題意義、創新與特色、核心技術方法、結果與分析、應用價值。如參賽作品有項目基礎,務必于PPT中明確闡述參賽團隊的工作內容、主要貢獻和組內分工。
商業計劃書專項賽PPT內容建議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及管理團隊概述、項目意義及創新點、項目原理及設計方案、項目形象及功能模擬、行業及市場、營銷及融資、財務及風險等。
5. 作品重大改進說明
在往屆研電賽以及創新設計大賽作品的基礎上改進的作品需要提交,見附件5。
6. 報名以及作品提交
(1)掃碼填寫報名統計表

圖1 報名統計表
(2)填寫報名表
隊長填寫好附件1報名表電子版報名表,命名為:對應參賽賽道(技術競賽、“光載信息”專項賽、商業計劃書專項賽)+第二十屆研電賽校內選拔賽+隊長所在學院+隊長姓名+隊長聯系方式+參賽作品名稱,發送至郵箱3501500750@qq.com。
(3)打包作品
打包提交相應作品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附件:報名表、作品PPT、技術論文或商業計劃書。附件以類別命名,例如:“作品PPT”。發送至郵箱3501500750@qq.com,郵件主題為“對應參賽賽道(技術競賽、“光載信息”專項賽、商業計劃書專項賽)+第二十屆研電賽校內選拔賽+學院+隊長姓名+聯系方式+參賽作品名稱”。
六、聯系方式
后續比賽通知及未盡事宜在校賽QQ群內公布。2025年研電賽校賽QQ群:1048070807。另外,2025年研電賽交流群496622358。加群驗證請備注:班級+姓名。QQ群未備注的一律不通過加群驗證。

圖2 2025年研電賽校賽QQ群二維碼

圖3 2025年研電賽交流群二維碼
七、競賽官方網站
1.“兆易創新杯”第二十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官方主頁:
https://cpipc.acge.org.cn/cw/hp/6
2.“兆易創新杯”第二十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企業命題匯總:
https://cpipc.acge.org.cn//cw/detail/6/2c90801595a92a6e0195db5962fa3bde
3.“兆易創新杯”第二十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參賽說明:
https://cpipc.acge.org.cn//cw/detail/6/2c90801895a92aa30195cbcc02791abd
八、獎項設置
本次校內選拔賽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優秀獎,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獎大致比例分別控制在20%、30%、30%、20%,具體獎項數量視參賽作品另行確定。
注:參賽隊伍須參加校賽才有報名省賽資格,若不參加校賽,研究生院審核省賽報名將不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