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中國農村空心化現象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如何保護和傳承農村地區的民俗文化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9月27日下午,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高靜副教授題為“農村空心化背景下的民俗傳承——以廣西儺文化的現場調研為例”的學術講座在文昌校區4A102順利舉行。

高靜老師首先從“三農”問題、城鄉二元制以及農民工三個方面展現了農村空心化的原因,并介紹了廣西儺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接著她通過自己現場調研走訪獲取的豐富案例和圖片資料,展示了儺文化在廣西地區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并著重講述了儺文化在當地的傳承情況。高老師指出,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民俗文化仍有其獨特的傳承方式和生存空間;盡管許多年輕人選擇離開農村前往城市工作,但仍有一部分人致力于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此外高老師認為傳統民俗文化對農村社區起到一定的凝聚作用。
最后,高老師與現場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同學們就如何看待農村空心化一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認為青年人才回流是未來農村發展的趨勢,大家對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持積極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