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去宿舍收集來的空瓶

宿舍的同學將“攢”下的空瓶參加集瓶活動
路過的學生拿來空瓶并簽名

現場簽名參加集瓶活動
核心提示:將可能隨手丟棄的空瓶子集中起來重新利用,既保護了環境,又傳遞了愛心。昨日,由柳州晚報、柳州新聞網龍城論壇、柳州市奧康眼鏡有限公司攜手我市各高校愛心團體舉辦的“柳州高校愛心集瓶”活動進入第二站,讓這承載著公益使命的“愛心漂流瓶”,從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漂到了廣西科技大學,引發了高校學生們的愛心連鎖反應。廣西科技大學大學生紅十字協會和環保行動促進會的志愿者們,在活動中一起發出愛心集瓶倡議,以“集愛心瓶,系科大情,筑龍城夢”,將活動推向了又一波高潮。
學生踴躍捐瓶 行動支持環保
在廣西科技大學北區大禮堂和南校區飯堂前,該校大學生紅十字協會和環保行動促進會的志愿者,分別在這兩個愛心集瓶點收集同學們捐贈的愛心瓶。
活動開始前幾日,兩個公益團體的志愿者就開始走訪宿舍宣傳,倡議同學們將空瓶收集并捐贈,招募大家一起參與活動。當天,集瓶活動得到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大一學生張燕文和舍友特意將收集好的一箱瓶子拿到集瓶處捐贈,“我們來獻愛心啦!”張燕文說,開學不久,她們宿舍就達成環保共識,不管是在外逛街,還是在校內買瓶裝水,喝完后都要將瓶子帶回宿舍收集起來。這次,正好遇到集瓶活動,她們就決定捐出來,獻一份愛心。
接近中午12點,財經學院大三學生韋圓圓把兩大袋空瓶交給集瓶志愿者,這些是她跑了四五個宿舍收集起來的。“不統一收起來,也是一種浪費。”熱心于環保的韋圓圓說,保護環境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
藝術文化傳播學院的黃丹丹和舍友平日也有把空瓶積攢起來的習慣,但由于宿舍里沒有空地堆放,每次收集七八個就只能往垃圾桶里丟。黃丹丹認為,身邊同學的環保意識還不是太強,雖說很多人都知道空瓶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有時因為惰性就會懶于收集。
“就像現在去食堂吃飯,為了方便大家一般都會使用一次性飯盒。”黃丹丹指向剛從食堂打飯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人手中拿著的都是一次性飯盒。看著大家為集瓶而忙碌著,黃丹丹和兩位舍友決定從自己做起,不再用一次性飯盒,改為在食堂吃。剛入學半個月的大一新生楊享紅和黃華夏也有同樣的想法,宿舍8個人準備購置能重復使用的飯盒。
很多同學看到集瓶活動,也馬上回宿舍將空瓶子拿來捐,你捐一個,我捐一個,袋子一會就被裝滿了。
掃樓”獻愛心 “掃碼”獲資訊
“我也要加入志愿者隊伍。”在活動現場,還有許多學生現場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集瓶隊伍越來越壯大。大家拿著塑料袋,分別向學校各棟宿舍樓前進,一起到宿舍收集“愛心瓶”。
塑料瓶、易拉罐、沐浴露瓶、洗發露瓶……志愿者們每到一個宿舍,都能收獲好多瓶子,走完一排宿舍,袋子基本就裝滿了。“希望定期舉辦愛心集瓶活動,每個宿舍負責收集瓶子。”同學們說,他們非常樂意收集然后捐出瓶子,然而就是苦于沒有地方捐,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能定期舉行。
集瓶志愿者們從宿舍回到大本營,收獲了滿滿二十多袋的瓶子。大家又齊心協力將瓶子去掉瓶蓋,踩扁,裝袋,準備拿到廢品回收站賣掉,然后將愛心款捐出。
活動當天,每捐出一個瓶子,同學們就能收獲一張精美書簽。拿到書簽,許多同學迫不及待掃一掃書簽上的二維碼,關注柳州晚報官方微信和柳州新聞網龍城論壇。同學們說,他們都是從柳州晚報和柳州新聞網上獲悉本地資訊和服務信息,有空還喜歡到龍城論壇逛逛,和網友們互動聊天。
龍城論壇聊集瓶 手動點贊加支持
20日活動首站走進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后,熱心網友”綠豆粥“還把當天活動的照片發到柳州新聞網龍城論壇上,得到了眾多網友的支持和點贊。
網友“千層餅”:“現在還有多少童鞋會在宿舍堆幾個麻袋,然后拿去賣啊,直接喝完就扔了,像這樣的活動還是要多多支持。”
網友“時尚達人”:“空瓶子的意義就在于有空間來發展,水可以一點點慢慢的加,空瓶子可以培養很多愛心,看你自己怎么把它裝滿,無聲勝有聲,空瓶勝滿瓶。”
同時,也有網友對活動形式提出了建議。網友“琪琪哈嚕”:“我覺得學校應該支持學生的環保舉措,讓回收站定期到學校收廢舊品,學校或學生公益組織可以倡議同學們把賣廢舊品的錢捐出來,組成愛心集瓶基金,成為一項長期的公益活動。
賣瓶獲得愛心款 捐給柳州晚報慈善分會
廣西科技大學學生的愛心,不斷匯集,逐漸將編織袋填滿。
“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為環保和公益奉獻一份力。”大學生紅十字協會的志愿者們,為集瓶忙碌了整整一個中午,負責人張儉和團隊成員表示,“今后我們會繼續將集瓶活動進行到底。”
以環保為理念的公益性團體環保行動促進會自成立以來,常常開展集瓶、收集衣服等環保活動。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后,該協會就組織志愿者到宿舍開展集瓶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參與。當時賣瓶所得的1000多元全部通過學校捐給了受災群眾。這次聽聞要開展“柳州高校愛心集瓶”活動,協會成員馬上響應,志愿設點收瓶。
活動過程中,大學生紅十字協會和環保行動促進會同時表示,要將本次活動賣瓶子所得的愛心款,全部捐給柳州晚報慈善分會,“這樣做既向同學們和社會宣傳了環保,又傳遞了愛心正能量,同時還能幫助我市的弱勢群體。”
今天,“愛心漂流瓶”還將繼續漂流,在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開展“柳州高校愛心集瓶”活動,收集學生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