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yvirj"></mark>
    1. <meter id="yvirj"><p id="yvirj"><ol id="yvirj"></ol></p></meter>
      1. <mark id="yvirj"><acronym id="yvirj"><meter id="yvirj"></meter></acronym></mark>

        1. 涩涩爱狼人亚洲一区在线,人妻激情偷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亚洲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亚洲区成人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版

          廣西科技大學章程

          (2023年修訂版)

          序 言

          廣西科技大學坐落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區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柳州市,是直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為1958年在南寧籌建的廣西工學院。1960年廣西化工學院、廣西水電學院、廣西郵電專科學校合并建立廣西工學院,并將南寧化工學校、廣西工業干部學校并入學校。1962年因教育部進行大中專院校撤并調整,學校停辦。1982年廣西輕工學院、廣西機械學院、廣西石油化工學院合并成立廣西工學院。1984年合并入廣西大學,保留牌子。1985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廣西工學院移到柳州市辦學。2012年廣西工學院與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并,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廣西科技大學。

          學校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學科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充分依托地處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的辦學優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學校將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圍繞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全方位與地方產業發展對接,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奮力譜寫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新篇章,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名稱為廣西科技大學,簡稱“廣西科大”。英文名稱為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縮寫為GXUST。

          學校法定注所址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城中區文昌路2號。學校設有文昌校區(原東環校區)、柳石校區、柳東校區3個主要校區,文昌校區位于柳州市城中區文昌路2號,柳石校區位于柳州市魚峰區柳石路257號,柳東校區位于柳州市魚峰區官塘大道19號。

          學校網址是http://www.whetbxw.cn。

          第三條  學校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事業單位,根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本章程規定,對學校事務實施自主管理,享有教學、科研、行政及財務等辦學自主權,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條  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委員會(以下簡稱“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依法治校,實施教授治學,實行民主管理。

          第五條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本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為基本職能,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大學。

          第六條  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七條  學校辦學理念:育人為本,師生為重。學校辦學定位:“建設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學校辦學特色:“校市相融、校企合作”。

          第八條  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協調發展,專業基礎扎實,有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在未來成為行業骨干,在技術、管理、服務等領域發揮創新紐帶作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第九條  學校辦學層次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辦學形式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為主,適度發展繼續教育。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

          第十條  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以工學為主,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法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

          第十一條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聚焦國家戰略,面向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大力推進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提高開放辦學水平。

          第十二條  學校校訓:“求真近道,明德致新”。學校精神:“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務實創新、追求卓越”。


          第二章 舉辦者

          第十三條  學校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行政主管部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學校的分立、合并、終止,變更名稱、類別和其他重要事項,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報教育部審批。

          第十四條  舉辦者依法制定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和基本標準,確定學校管理體制,指導學校辦學方向和改革發展,監督規范學校辦學行為,任命學校負責人,考核、評估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監督學校經費使用。

          第十五條  舉辦者依法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為學校提供必要的辦學條件,依據辦學規模確定教職工編制人數,為學校創新改革發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第十六條  學校的舉辦者應完善學校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學校辦學經費的穩定來源,監督管理學校依法合理使用教育經費、國有資產,提高經費和資產的使用績效。

          第十七條  舉辦者支持學校依法自主規劃建設校園和基礎辦學設施,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活動,強化辦學特色,創新辦學模式,對外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第三章 學校權利、義務與職能

          第十八條  學校依法享有以下辦學權利:

          (一)制定學校發展規劃,開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產學研合作、學術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創新活動,管理學校內部事務;

          (二)實施和發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醫學高等專科教育,拓展國際教育,按社會需求發展繼續教育;

          (三)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及編制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社會需求、辦學條件和國家核定的辦學規模,自主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調節系科招生比例;

          (四)自主開展人才培養活動,制定教學計劃、選編教材、組織實施教學活動、建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制定學生考評標準;

          (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主與國(境)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活動;

          (六)依據有關規定和學校實際需要,堅持精簡、效能的原則,自主設置教學、科研、行政職能部門和教輔單位等內部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依法自主聘用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確定校內收入分配原則及分配方案。根據上級有關規定,自主評審專業技術職稱;

          (七)執行國家教育收費規定,收取學費和其他用于辦學活動費用;

          (八)自主管理和使用舉辦者提供的財產、國家財政性資助、受捐贈財產及其他合法占有的資產。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部門規定,自主采購貨物、工程、服務;

          (九)制定教學、科研、行政等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對違反校紀校規的教職工和學生,根據學校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十)法律、法規以及本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九條  學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接受舉辦者和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指導;

          (二)遵循程序透明、信息公開、民主決策、多方監督原則,實行黨務公開、校務公開,保障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接受社會監督和評議;

          (三)認真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職能,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輸送合格人才、提供自主創新支持,引領地方文化發展;

          (四)尊重和維護學生和教職工合法權益,依法建立健全教師、學生權益的保護和救濟機制;

          (五)執行國家有關收入分配政策,完善教職工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保障教職工權益;

          (六)遵守國家教育收費規定,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責任和義務。

          第二十條  學校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教育形式。全日制學歷教育開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專科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學校根據社會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

          學校依法執行學歷證書和其他學業證書制度,確定和調整學歷教育修業年限,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根據學生學業成績頒發相應的學歷證書。學校執行國家學位制度,按照國家學位制度規定自主授予學生學位。符合學位授予標準的學生,由學校發給相應的學位證書。

          第二十一條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努力建設高水平教學平臺和教學團隊,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第二十二條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營造良好科研環境與學術氛圍,努力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研究創新團隊,促進教師學術研究能力與水平整體提高。

          學校堅持產學研緊密結合,主動融入地方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能力,以科研活動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以科研成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第二十三條  學校依法保障學術自由,充分調動和發揮教職工科研積極性和創造性,支持教職工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

          第二十四條  學校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設置學科專業和科研平臺基地,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服務、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第二十五條  學校重視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人文社科類學科專業建設和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積極參與地方文化建設。


          第四章 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學校黨委

          第二十六條  學校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黨委全面領導學校工作,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集體研究決定學校重大問題,監督重大決議執行,支持校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保證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項任務的完成。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以及上級黨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師生員工推動學校科學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業務知識和科學、歷史、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知識;

          (三)審議確定學校基本管理制度,討論決定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以及教學、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項;

          (四)討論決定學校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負責人的人選。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學校干部實行統一管理,負責干部的教育、培訓、選拔、考核和監督。依照有關程序推薦校級領導干部人選。做好老干部工作;

          (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流動和激勵機制。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健全黨組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制度,不斷提高各類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六)領導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員工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建設和諧校園;

          (七)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弘揚廣西科大精神,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增強文化育人功能;

          (八)按照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學校黨組織建設。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發揮學校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九)領導學校黨的紀律檢查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十)領導學校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教職工代表大會;

          (十一)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對學校內民主黨派的基層組織實行政治領導,支持其依照各自章程開展活動。支持無黨派人士等統一戰線成員參加統一戰線相關活動,發揮積極作用。加強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和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加強民族和宗教工作,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堅決防范和抵御各類非法傳教、滲透活動;

          (十二)討論決定其他事關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學校黨委由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學校黨委設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委會”),由學校黨委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全委會”)選舉產生。

          常委會在全委會閉會期間,履行全委會的職能,主持學校黨委工作,討論決定學校黨委領導職責范圍內的重大事項。常委會對全委會負責,負責召集全委會并報告工作,接受全委會的監督。常委會、全委會議事規則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條  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是學校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在學校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雙重領導下,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學校重大決策執行情況,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監督,推進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堅持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監督執紀工作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

          第二節  學校行政

          第二十八條  校長是學校的行政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其主要職權是:

          (一)組織擬訂和實施學校發展規劃、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規章制度、重大教學科研改革措施、重要辦學資源配置方案。組織制定和實施具體規章制度、年度工作計劃;

          (二)組織擬訂和實施學校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方案。按照國家法律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規定,推薦副校長人選,任免內部行政組織機構負責人;

          (三)組織擬訂和實施學校人才發展規劃、重要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計劃。負責教師隊伍建設,依據有關規定聘任與解聘教師以及內部其他工作人員;

          (四)組織擬訂和實施學校重大基本建設、年度經費預算等方案。加強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管理和保護學校資產;

          (五)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和科學研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把學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

          (六)組織開展思想品德教育,負責學生學籍管理并實施獎勵或處分,開展招生和就業工作;

          (七)做好學校安全穩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組織開展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依法代表學校與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和境外機構等簽署合作協議,接受社會捐贈;

          (九)向黨委報告重大決議執行情況,向教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工作,組織處理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代表大會、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和團員代表大會有關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學校各級黨組織、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群眾組織和學術組織開展工作;

          (十)履行法律法規和學校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九條  副校長協助校長行使職權,對校長負責。

          第三十條  校長辦公會議是學校行政議事決策機構,由校長主持。校長因故無法主持時,可委托其他副校長主持。校長辦公會議按其議事規則討論、處理學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項,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校長在充分聽取與會人員以及其他各方面意見基礎上做出決定。

          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條  學校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在學校黨委、校長的直接領導下,依法獨立開展審計工作,對學校及所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實施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建議,對各內部組織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進行審計,以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

          第三十二條  學校設立監察處。監察處是學校的行政監督機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規定,履行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職能,保障學校事業健康發展。

          第三節  學術組織

          第三十三條  學校設置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是學校最高學術機構,依其章程組建并由學術委員會主任主持開展工作。

          (一)主要職權。

          1.審議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學、科學研究計劃方案;

          2.評定教學、科學研究成果;

          3.調查、處理學術糾紛;

          4.調查、認定學術不端行為;

          5.按照章程審議、決定有關學術發展、學術評價、學術規范的其他事項。

          (二)人員組成。

          學術委員會由學校不同學科、專業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組成。學術委員會人數為不低于15人的單數。其中,擔任學校及職能部門黨政領導職務的委員,不超過委員總人數的1/4;不擔任黨政領導職務及院(部)主要負責人的專任教授,不少于委員總人數的1/2。

          (三)產生與任期。

          1.學術委員會委員的產生,應當經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薦、公開公正的遴選等方式產生候選人,由民主選舉等程序確定,充分反映基層學術組織和廣大教師的意見。

          2.學術委員會委員實行任期制,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但連任最長不超過2屆。學術委員會每次換屆,連任的委員人數不高于委員總數的2/3。

          (四)運行機制。

          1.學術委員會實行例會制度,每學期至少召開1次全體會議。根據工作需要,經學術委員會主任或者校長提議,或者1/3以上委員聯名提議,可以臨時召開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

          2.學術委員會會議由主任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采取表決制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五)其他。

          1.學校學術委員會和各專門委員會章程另行制定,各章程應規范各委員會的組成、職責、議事規則等。

          2.學校在各學院(部)設立學術分委員會。學院(部)學術分委員會在學校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依章程行使學術權力,保障學術自由。

          第三十四條  學校設立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重要事項的審議機構,依自身章程組建并由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主持開展工作。

          (一)主要職權。

          1.審議學校教育教學發展專項規劃、人才培養方面的突出問題、重大教學改革措施以及教學管理部門提出的教學工作方案,提出決策咨詢建議;

          2.審議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標準、專業的設置與調整、教學管理制度設計和重要表彰、處分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

          3.審議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育教學資源條件建設、教師培訓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

          4.聽取和審議人才培養年度質量報告,審閱人才培養狀況基本狀態數據,研究討論人才培養質量改進及保障措施;

          5.評審、推薦優秀教學成果獎、重大教學改革立項等與教學有關的獎項;

          6.裁定有關教學責任事故、教學工作考核及教學評估中的爭議;

          7.審議由1/3以上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名提出的教學發展方面的重要議題;

          8.授權各學院(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處理與人才培養相關的事務;

          9.審議咨詢學校委托的其他重要教育教學事項,提出咨詢、指導、建議。

          (二)任職條件。

          教學指導委員會由學風端正、教學水平高、熱愛并關心學生、具有履職能力的教授組成。

          (三)產生與任期。

          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一般由學院民主程序推薦,委員人選由學校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會議討論確定。委員實行任期制,任期4年。

          (四)運行機制。

          1.教學指導委員會實行例會制度,每學期至少召開1次全體會議。

          2.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由主任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開會。教學指導委員會采取表決制做出決定,贊成人數應超過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五)其他。

          1.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章程另行制定,教學指導委員會依據其章程開展工作。

          2.學校在各學院(部)設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學院(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在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工作。

          第三十五條  學校設立學位評定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是學校履行學位授予與管理職責的專門機構,依其章程組建并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主持開展工作。

          (一)主要職權。

          1.審定學校學位管理辦法;

          2.審查通過申請學位人員名單,作出授予學位和撤銷違反規定授予學位的決定;

          3.審批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作出撤銷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的決定;

          4.研究和處理學位授予工作中的爭議、申述、復議、緩授學位等事項;

          5.評議和評估各二級學院(部)學位授予工作,檢查學位授予質量;

          6.審議學位授予點的增列、調整、撤銷等事項;

          7.授權學位分委員會處理與學位評定相關事項;

          8.審議和處理學校與學位工作相關的其他重大事項。

          (二)人員組成。

          學位評定委員會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各二級學院(部)院長(主任)及有關業務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委員中具有教授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成員數應不少于2/3。

          (三)運行機制。

          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由主席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采取表決制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四)其他。

          1.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章程另行制定,學位評定委員會依據其章程開展工作。

          2.學校在各學院(部)設立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學院(部)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在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工作。

          第四節 教職工代表大會

          第三十六條  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是以教師為主體、教職工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是學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下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開展工作并行使職權。其主要職權是:

          (一)聽取學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訂情況報告,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二)聽取學校發展規劃、教職工隊伍建設與管理、教育教學改革、校園建設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問題解決方案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聽取學校年度工作、財務工作報告以及其他專項工作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討論通過學校提出的與教職工利益直接相關的福利、校內分配實施方案以及相應的教職工聘任、考核、獎懲辦法;

          (五)審議學校上一屆(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提案的辦理情況報告;

          (六)按照有關工作規定和安排評議學校領導干部;

          (七)通過多種方式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監督學校章程、規章制度和決策的落實,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八)討論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以及學校與學校工會商定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七條  學院(部)建立二級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制度。學院(部)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是學院(部)教職工依法參與學院(部)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在學院(部)黨委和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指導下,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開展工作。

          第三十八條  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每學年至少召開1次。遇有重大事項,經學校、學校工會或1/3以上教職工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

          教職工代表大會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

          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和建議,以會議決議的方式做出。教職工代表大會的選舉和表決,須經教職工代表大會代表總數1/2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工作由學校工會主持。

          二級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參照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執行。

          第三十九條  學校工會是學校黨委和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的教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開展工作,履行工會職責,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學校的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學院(部)工會是學院(部)黨委和學校工會領導下的教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是學院(部)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的工作機構。

          第五節  教學科研單位

          第四十條  學校設立學院(部)。學院(部)根據學校授權和有關規定自主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活動。

          第四十一條  學校根據學院(部)的辦學目標、辦學成本和辦學績效,為學院(部)配置人、財、物等資源。

          學校鼓勵學院(部)在學校總體辦學目標和辦學定位基礎上特色發展。根據責權利一致原則,授予學院(部)在組織辦學活動、人事管理、資源配置、辦學經費等方面相應的自主管理權,指導和監督學院(部)相對獨立地自主運行,定期評估學院(部)運行情況和目標完成情況。

          第四十二條  學院(部)實行黨政聯席會議決策、教授委員會論證咨詢、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參與民主管理的基本治理形式。

          第四十三條  學院(部)黨政聯席會議是學院(部)研究決定重要事項的決策形式,會議成員為學院(部)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根據議題內容,會議由黨委書記或院長(主任)主持。

          第四十四條  學院(部)黨組織履行政治責任,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上級黨組織的決議,保證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任務完成,支持本單位行政領導班子和負責人開展工作,健全集體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領導本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和群團組織、學術組織、教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做好本單位黨員和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人才的教育引導和聯系服務工作、統一戰線工作。

          學院(部)黨組織書記主持黨的全面工作,對黨的工作負主要責任,履行學院(部)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第四十五條  院長(主任)是學院(部)行政負責人,全面負責學院(部)的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及其他行政管理事務。

          第四十六條  學院(部)設立教授委員會。教授委員會是學院(部)發展規劃、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學科學位建設、學術發展與評價、學風建設等事項的論證咨詢機構。

          教授委員會原則上由教授或其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組成。教授委員會委員由本單位教職工民主推選產生,并經學院(部)黨政聯席會議通過。

          第四十七條  學校可按學科門類設置學部。學部一般由學科性質相近的教學科研機構組成。學部設置主任,根據學校相關規定開展工作。

          第四十八條  學校根據需要設立研究中心(院、所)等研究機構。研究機構負責人按有關規定聘任。

          獨立建制的研究機構,根據相關規定設立內部機構,履行相應職能。

          依托學院(部)建立的研究中心(院、所)、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根據相關規定和學校授權享有相應權利,履行相應責任義務。

          第六節  其他機構

          第四十九條  學校共青團在學校黨委和上級團委領導下,按照《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開展活動。

          第五十條   學校內民主黨派的基層組織,按照各自章程開展活動,參與學校管理與監督。

          第五十一條  學生代表大會和研究生代表大會是學生自主管理、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學生會、研究生會是學生自己的群眾組織,在學校黨委領導和學校團委指導下,依據《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等相關章程開展工作。

          第五十二條  學校設置圖書館、網絡與教育技術等公共服務機構,根據學校規定履行職責。

          第五十三條  學校附屬單位是由學校舉辦、投資或與學校有附屬關系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依據法律和學校規定實行相對獨立的運營與管理。

          直屬附屬醫院是學校的組成部分,承擔臨床教學等基本任務,為社會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醫療衛生方面的業務指導。


          第五章 教職工

          第五十四條  學校教職工由教師、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工勤人員等組成,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學校依法依規實行崗位設置及人員崗位聘任制,對教職工實行分類管理:

          (一)對教師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二)對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三)對管理人員實行職員崗位聘用和職務任職制度;

          (四)對工勤人員實行工勤技能崗位聘用制度。

          第五十五條  學校按照舉辦者核定的編制數,設置相應的教學、科研、管理和工勤崗位,聘用事業編制人員或非事業編制人員。

          學校根據部分教學和科研崗位要求,適當聘用校外高水平專家和高水平外籍教師,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化特色的教職工隊伍,拓展國際教育。

          學校按照崗位要求,遵循公平競聘、平等自愿、協商一致原則,與受聘人員簽訂聘任合同或勞動合同。

          第五十六條  教職工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和學校管理活動,按工作職責和有關規定公平使用學校的公共資源;

          (二)享有學術自由的權利,自主開展科學研究活動,自主進行學術創新;

          (三)公平取得教師資格和其他專業技術資格,獲得專業技術職務聘用機會,公平獲得學習、進修、培訓及其他自身發展所需的機會和條件;

          (四)在品德、能力和業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公平獲得各種獎勵及榮譽稱號;

          (五)依法獲得勞動報酬,享受國家和學校規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

          (六)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七)就職務聘用、福利待遇、評優評獎、紀律處分及其他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表達異議和提出申訴;

          (八)法律、法規和聘約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五十七條  學校教職工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愛崗敬業,勤奮工作;

          (二)遵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樹立良好師德師風;

          (三)遵守學校規章制度,遵守學術規范,恪守職業道德;

          (四)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愛崗敬業,勤奮工作;

          (五)掌握崗位工作技能,完成崗位工作任務;

          (六)尊重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權益,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七)珍惜學校名譽,維護學校利益;

          (八)法律、法規和聘約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五十八條  學校為教職工開展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

          學校建立教職工業務發展制度,支持教師學歷學位提升、繼續教育、掛職鍛煉,鼓勵教師開展國(境)內外學術交流合作等,提升業務水平。

          第五十九條  學校保障教職工依法開展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鼓勵學術研究和學術創新。

          第六十條  學校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建立完善教職工權利保障機制,建立與學校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職工福利待遇制度。

          第六十一條  學校依法制定人事管理制度,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的基本要求,突出質量導向,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情況,對教職工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晉升、獎勵或者處分的依據。

          學校建立各類表彰獎勵制度,對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管理服務、文化活動等方面表現優異的教職工給予表彰、獎勵。

          對于違反學校規章制度、不履行合同、考核不合格的教職工,學校根據相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理。

          第六十二條  教職工退休后依法依規享受相應待遇,學校對離退休教職工按照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服務。


          第六章 學生

          第六十三條  學生是指按照國家招生規定被學校依法錄取、取得入學資格、具有學校學籍的受教育者。

          第六十四條  學生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公平接受學校教育,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使用學校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獲得在校學習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條件保障;

          (二)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公平獲得榮譽和獎勵,按學校規定完成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三)參加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及其他綜合能力培養活動,在校內依法依規組織、參加學生團體,參加社會活動及文化體育等活動;

          (四)按國家及學校規定的標準和程序,申請獲得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

          (五)對學校給予的處分或者處理有異議,向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職工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六)參與民主管理,知悉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事項,提出意見和建議,知悉涉及個人切身利益的有關事項;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六十五條  學生在校期間依法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二)珍惜和維護學校名譽,維護學校利益;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學業;

          (四)按規定繳納學費及有關費用,履行獲得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的相應義務;

          (五)遵守學生行為規范,誠實守信,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六十六條  學校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生活服務和就業指導,為學生提供獎學金、助學金或其他助學項目。

          學校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特殊困難的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第六十七條  學校建立和完善學生聽證、申訴等權利保護機制,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第六十八條  學校鼓勵、支持和保障學生依法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和監督。

          第六十九條  學校對取得突出成績和為學校爭得榮譽的學生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違紀學生給予相應的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

          第七十條  鼓勵、支持和指導學生開展科技、文化、體育、藝術和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等活動。學校積極營造寬松的學術環境,尊重并保障學生在學習和研究方面依法享有學術自由的權利。


          第七章 財務、資產和后勤

          第七十一條  學校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和其他收入。

          學校積極拓展辦學經費來源,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鼓勵和支持校內各單位和教職工向社會募集教學、科研經費,獲取社會支持。

          第七十二條  學校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集中核算的財務管理體制。

          學校實行預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保障資金運行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七十三條  學校資產指學校過去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形成的,由學校控制的、預期能夠產生服務潛力或者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經濟資源。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待攤費用等流動資產和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

          第七十四條  學校對擁有的資產享有法人財產權,依法進行自主管理和使用。學校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學校資產購置實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的相關制度。

          第七十五條  學校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科學配置資源,厲行節約,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七十六條  學校通過建立和健全資產管理制度,理順和完善資產管理體制,加強和規范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實現資產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第七十七條  學校保護并合理利用校名、校譽及學校擁有的其他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

          第七十八條  學校依法盤活校屬國有可經營性資產,增加學校收入和支持學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事業更好發展。

          第七十九條  學校按照“三重一大”的決策制度,對重大經濟事項、大額資金支出實行集體決策。

          第八十條  學校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度和審計監督制度,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學校及校內各部門(單位)的經濟行為,防控各類經濟風險。學校接受國家審計機關和教育主管部門監督,依法公布財務信息,接受師生員工與社會監督。

          第八十一條  學校實行公益性服務和市場化運營相結合的后勤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務體系,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安全、便捷的后勤保障服務。

          第八十二條  學校加強校區規劃、建設與管理,努力建設數字化綠色校園,為師生員工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環境。


          第八章 學校與社會

          第八十三條  學校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舉辦者授權及本章程規定,自主管理內部事務,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第八十四條  學校依法與政府部門、其他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與科研基地建設、資源共享、人員互聘、學生聯合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第八十五條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推進教育國際化。

          第八十六條  學校依法設立董事會。董事會是學校發展規劃和重大決策的咨詢、審議和監督機構,由政府代表、學校代表、企事業單位代表和師生代表組成。其主要職權是:

          (一)聽取學校領導工作報告,審議學校發展規劃、重大決策和董事會工作計劃,提出建議和意見;

          (二)與學校共建教學和科研基地,實現資源共享,推動校企產學研合作;

          (三)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幫助學校建設基礎設施、教學條件,支持學校發展。

          董事會參照《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程(試行)》和自身章程開展活動。

          第八十七條  廣西科技大學董事會的董事單位是學校辦學的有力依托和長期合作的緊密朋友。學校充分發揮地處工業柳州和廣西中部的區位優勢,堅持與包括董事單位在內的企業在辦學條件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方面進行密切合作。

          第八十八條  學校依法設立廣西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依據法律法規和自身章程開展工作,接受社會捐贈,管理捐贈項目和基金,支持學校事業發展。

          第八十九條  學校校友指在廣西科技大學及前身學習或工作過的學生和教職工。

          廣西科技大學校友會是非營利性社會團體,以促進校友合作交流、推動學校和校友共同發展為目標,依其章程開展活動。

          學校鼓勵校友關心學校發展,支持學校建設。學校關心校友發展,為校友的工作和學習提供幫助。

          第九十條  學校依法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辦學信息,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評價。


          第九章 學校標識和校慶日

          第九十一條  學校校徽造型為圓形印章形,圖形整體表現“外圓內方”的寓意。主體圖案為“盾形”,圖案中心為大寫字母“G”,右半部分圖形是漢字“廣”的變形,右上角是六邊形圖案,下半部是“U”型;外環上方是“廣西科技大學”中文標準字,外環下方是“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標準字。

          第九十二條  學校校徽與校名中英文標準字的標準色為靛藍(CMYK:C90 M50 Y15 K0;RGB:R33 G120 B170)。

          第九十三條  學校校歌為《廣西科技大學之歌》。

          第九十四條  學校校慶紀念日為每年12月3日。


          第十章 附則

          第九十五條  本章程須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校長辦公會審議、學校黨委會審定后,經自治區教育廳核準后報教育部備案。

          第九十六條  本章程若需修改,由校長辦公會議提議,黨委全委會同意后按前述程序進行。

          第九十七條  本章程是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和履行職能的基本準則。學校其他規章制度依據本章程制定、修改,不得與本章程相抵觸。

          第九十八條  本章程由學校黨委常委會負責解釋。

          第九十九條  本章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核準后,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h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 成人 无码 在线观看| 欧美大片va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av|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ai换脸| 国产一区二区一卡二卡| 欧美无人区码suv|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一区二区黑人巨大| 日本人妻巨大乳挤奶水免费 | 国产大陆av一区二区三区|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亚洲成人av在线综合| 性色高清xxxxx厕所偷窥| 丰满高跟丝袜老熟女久久| 午夜A理论片在线播放|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手机版| 久久久av男人的天堂|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芳草地社区在线视频|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综合av|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色97|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国产精品十八禁| 欧美疯狂xxxxxbbbbb| 国产精品色三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