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浪潮中,在科大就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醉心于公益事業,熱愛創客文化,專心做創客文化教育與推廣的項目,傳播“創客”文化之火,該項目在今年的校園啟迪“龍騰”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了三等獎。
“創新與創業不分家,以創新帶動創業,大學生站在時代的前沿,我們走創新創業這條道路是正確的。”這是創客文化教育與推廣項目負責人范曉輝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看法。
為什么選擇做創客文化教育與推廣這個項目?他們最開始是針對柳州301所中小學,通過開設創客講堂進行創客文化教育。“一方面是結合高校資源,服務高校所在地區的社會群體;另一方面則是許多農民工子弟學校,缺乏類似的教育,所以想結合高校資源對中小學生們進行創客文化教育,讓中小學生加深對創新創業的認識。”這是他們做創客文化教育與推廣項目的初衷。
創新創業教育大多從大學開始,在小學階段則是相對空白的,這就有了較大的市場空間,而且目標群體廣。追求創新,善于發現機遇的他們開啟了一段文化教育之旅。
創客文化教育與推廣項目的核心業務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創建創客大講堂;二是組建中小學創客實驗室;三是個性定制針對性強的創新課堂;四是承辦中小學的學校科技節。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類文化教育項目在柳州各類學校的推廣成效及力度,他們還進行了實地考察,深入研究。
他們曾經接待中小學生參觀達3000人次,還參加了柳州市兩所學校的科技節,也曾在這兩所學校開展創客大講堂。去年的10月和今年的3月份,他們也分別前往了柳州市灣塘小學和柳州市第八中學。他們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作品帶到中小學校園,不僅得到學校的支持,也深受學生們歡迎與喜愛,引發他們對的創客作品的濃厚興趣。
范曉輝說:“因為‘創客’一詞在中小學中可能沒有提過,而也只有到了大學,他們才有機會利用學校提供的設備進行發明創造,創客教育能夠把資源帶入到中小學中,給他們創造實驗室,讓他們可以享受創新的樂趣”。
他們希望能夠將更多的作品展示出來,給中小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我們學校擁有著豐富的創客資源,并且得到了學校團委、工會、雙創組織和廣西團區委‘青年義工社’項目中的支持。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是我們的項目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系統體系不夠完善,創客平臺受限制等。”團隊負責人對他們項目的運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他說,作為團隊的領頭人物,只有不忘初心,把創客教育做得規范化,完整化,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教育體系,才能把創客文化教育做得更好,才能面對未來的重重挑戰。
此外,他們也希望創客文化教育項目能夠吸引更多人加入,得到更多的支持與關注,將創新創業的精神傳承和發揚,將創客文化之火灑遍中小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