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晚,廣西民族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徐杰舜教授作客“宗元大講堂”,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廣西與新疆:陽光下的比較”的形勢政策報告。我校240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徐杰舜教授以當前美國與俄羅斯的“貨幣戰”的話題引入“資本與民族”的比較,進而對我國民族團結研究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進行探討。徐教授旁征博引,以翔實的史料、生動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幽默風趣的語言對廣西與新疆民族團結問題進行比較。他認為歷史、宗教、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著新疆民族關系的走向,新疆民族政策應當適時地進行調整,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才能得到鞏固和加強,新疆各民族必將在磨合、融合中走向新的團結。他認為“和合”是廣西民族關系的歷史主線,“和諧祥和”是廣西民族團結的呈現,并以“葵花”“石榴”“榕樹”為意象,闡釋了廣西各民族經歷互動、磨合、融合后緊密團結在一起,雖各自特色,但“千支同根”、“萬籽同胞”,高度認同中華民族的良好局面。
最后,徐教授指出“大象無形”、“大象化成”應該成為中國各民族團結的未來走向。中國民族團結只有達到“大象化成”的境界,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
“我們大學生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互動環節中有同學問道?!澳銈冋鋹勖褡鍒F結,與各民族同學和睦相處,繼續發揚‘葵花’‘石榴’‘榕樹’精神就是大學生能為民族團結做的最好的事。”徐教授的回答贏來陣陣掌聲。
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何月華主持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