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上午10點,柳州電視臺《擺古》欄目與我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師生在四教八樓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會議室舉行了一次主題為“相約《擺古》實踐平臺,齊揚柳州本土文化”的交流會。參與此次交流會的有柳州電視臺《擺古》欄目顧問劉家華老師,柳州電視臺《擺古》欄目特約老柳州吳杰華先生和何麗花女士。我校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文化傳播系主任陳曉鋒老師和文化傳播系易丹老師以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代表參與了此次交流活動。交流會由文化傳播系易丹老師主持。
首先,文化傳播系主任陳曉鋒老師介紹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情況。隨后,易丹老師介紹了舉辦此次交流活動的三個目的:一是構建專業實踐平臺,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同學們要加強理論學習與調查實踐相結合,將知識轉化為技能。二是加強文化交流,拓展教師的教學科研視野。通過與柳州市民和柳州文史專家的交流讓老師的思維“活”起來,調研的路子“多”起來,研究的視野“寬”起來。三是促進校市攜手,保護和傳承柳州的語言文化。廣西科技大學的辦學特色是“校市相容,校企合作”,通過柳州電視臺的《擺古》欄目這一實踐平臺,發揮出我們的專業優勢,為保護和傳承柳州的語言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接著,易丹老師介紹了文化傳播系老師在地方語言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歷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畢業生撰寫的有關地方語言文化研究方面的畢業論文選題,還展示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語言調查和文化采風的圖片。柳州電視臺《擺古》欄目顧問劉家華老師用柳州話向同學們講述了學習方言的意義,他通過列舉豐富、生動的實例向同學們講述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還反復叮囑同學們研究地方的語言文化一定要走出校園,向人民群眾學習,要不恥下問,擅做筆記。柳州電視臺《擺古》欄目特約老柳州吳杰華先生通過豐富的實例向同學們介紹了柳州方言的特點。交流會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同學們也就自己的問題和老柳州們進行了交談。
此次交流會,增強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對柳州語言文化的了解,認識到了保護和傳承柳州語言文化的重要性,同時也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搭建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