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案例
一、虛列支出套取財政資金設立“小金庫”
2013年至2015年期間,時任柳州市城中區統計局局長段順連先后6次虛列統計業務培訓開支將財政資金轉賬到柳州賓館(柳州工貿大廈股份有限公司)共計26.6萬元,其中:2013年11月以“2013年稅源調查培訓”的名義轉賬1.5萬元;2013年12月以“2013年GDP核算培訓”的名義轉賬5萬元;2013年12月以“三經普兩員培訓”的名義轉賬7萬元(這個培訓是真實召開的,但實際費用僅為2萬元,而段順連多轉了5萬元用于套現);2014年12月以“2014年規上限上企業年報培訓”的名義轉賬3.6萬元;2014年12月以“2014年服務業統計培訓”的名義轉賬6.5萬元;2015年1月以 “2014年GDP核算培訓”的名義轉賬5萬元。之后,段順連通過聯系柳州賓館經理楊某將虛列的培訓費26.6萬元全部用于購買柳州工貿的購物卡,得到購物卡后再找“黃?!眱稉Q現金,在扣除12%的手續費后,累計套取現金23.408萬元。段順連套取的資金的主要用于經濟統計工作的協調和發放加班費。
二、違規發放加班費8.42萬元
2013年至2015年期間,柳州市城中區統計局在開展統計工作的過程中,段順連用虛列開支套取的錢(“小金庫”資金),以加班費的名義,多次給本局工作人員發放加班費,累計發放8.42萬元。其中,段順連本人得到加班費2.63萬元。
2016年4月6日,段順連將虛列支出的違紀款26.6萬元上交區紀委。
段順連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違紀款予以收繳并上交國庫。

漫畫:私設小金庫 作者:岑紅(蒼梧縣紀委)
案例剖析
中央八項規定頒布實施以來,在中央的三令五申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查“四風”的高壓態勢下,各類違規發放福利的現象整體減少。然而,也不乏一些像段順連那樣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過程中“靈活變通”、我行我素、無視紀律、頂風違紀的人。段順連多次虛列培訓支出,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并利用“小金庫”資金違規發放加班費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小金庫”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一些部門和領導對“小金庫”的危害認識不清、抱有僥幸心理,是“小金庫”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從中央到地方,明令禁止違規發放津補貼等福利。在此情況下,段順連仍在私下搞“小動作”,私設“小金庫”,執行紀律打折扣、搞變通,一個原因是僥幸心理在作祟。他巧設名目私自設立“小金庫”用于發放加班費,本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混淆視聽、瞞天過海,卻仍然改變不了違規的本質。段順連在中央三令五申下仍然不收斂、不收手,為違規發放福利不惜耍花樣、搞變通,也反映出他黨性觀念淡薄、紀律意識弱化。段順連明知違反紀律,卻仍然不以為意,在執行紀律的過程中“打折扣”、選擇性落實,與黨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馳,對待這種行為,必須“零容忍”。
廉政提醒
黨員干部執行紀律,不能提要求、講條件,更不能敷衍應付、自作聰明。執行紀律沒有例外,凡是黨規黨紀明令禁止的,必須做到嚴格執行不走樣。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遵規守紀是剛性要求,必須將執行紀律化為思想和行動自覺。領導干部更應該帶頭嚴格執行政策不搞變通,遵守紀律不打折扣,發揮好表率作用才能引領“大多數”。對于違規發放津貼福利的,紀檢部門要嚴肅查處、嚴厲追責,堅決維護紀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要通過問責,層層壓實責任,讓廣大黨員干部徹底打消僥幸心理,自覺遵規守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