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簡介
藝術類非遺傳承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由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與柳州博物館共同建設,于2020年獲自治區學位委員會、自治區教育廳立項資助。
柳州博物館位于廣西柳州市人民廣場東側,是國家AAAA級文物旅游景區,轄柳侯祠文物景區、東門城樓文物景區,是一座擁有先進設施與現代化功能的綜合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常設《古生物化石館》《柳州歷史文化館》《柳州民族風情館》《古代青銅藝術館》《古代扇面書畫藝術館》《龍壁柳硯館》《古代碑刻藝術館》7個基本陳列,通過布景方式和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物實體,生動而詳實地再現柳州歷史風貌,向中外游客娓娓講述“文化柳州、藝術柳州、多彩柳州”的生動故事。
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現有藝術碩士180名,分別是藝術設計領域和音樂領域。藝術設計擁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飾與服裝設計等3個方向,音樂分為音樂表演、音樂創作、音樂教育等3個方向。環境設計本科專業2019年獲批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項目。
2020年2月,柳州博物館成為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實習基地。2020年4月,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聯合柳州博物館聯合申報并獲得自治區教育廳研究生創新創業聯合培養基地示范建設項目。

藝術類非遺傳承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掛牌儀式
二、基地建設情況
藝術類非遺傳承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立項建設后,校地雙方認真學習教育部、教育廳關于研究生創新創業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相關文件,按照示范性建設項目任務書提出的建設內容開展各項工作。
(一)建立研究生創新創業聯合培養基地運行機制
以藝術類非遺傳承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作為平臺,總結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培養經驗,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培養體系,包括校地合作機制、基地運行機制、基地人才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等。
1.成立“校地聯合工作委員會”,保障研究生創新創業聯合培養基地的高效運行。
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與柳州博物館共同成立了“校地工作委員會”,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協調校地雙方聯合申報科研項目和開展科技成果鑒定等。廣西科技大學專門劃撥四教八樓(近300平方米)苗錦文化研究與展示中心為研究生聯合培養的校內基地,設置研究生秘書、實驗室管理員和碩士點負責人、班主任等負責基地的教學、科研、項目、實踐、論文撰寫等工作。
2.成立“研究生創新創業聯合培養基地”學術委員會
該委員會由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蔡青、柳州博物館館長程州擔任主任,雙方其他人員擔任委員。
(二)簽訂《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共建協議》
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與柳州博物館簽訂《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共建協議》,推進校地合作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提高校地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三、基地建設成效、經驗,以及推廣意義
基地立項建設以來,校地雙方形成良好協作機制,在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科研資源共享、導師聘任等方面緊密合作,推動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取得實效。
(一)建設成效、經驗
1.推動藝術學科發展,形成教學、科研平臺
在基地建設過程中,以行業科技先進水平為標準,購置了1批設計設備及鋼琴,聯合共建了專用教室等教學、科研平臺,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實踐條件。
2.促進科研項目和成果的產生
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充分利用專業優勢,與柳州博物館簽訂《紫荊花文創作品技術服務合同》,充分體現了校地聯合優勢互補、互利共享。2020年,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師在基地建設的帶動下新立項橫向課題7項,其中廣西區哲社項目2項,廣西創新項目3項,校級項目6項,全年到校經費40多萬元;2021年立項橫向課題9項,其中中青年提升能力項目2項,廣西創新項目5項,校級項目11項,全年到校經費50多萬元。
3.各類學科比賽獲得驕人戰績
2020年,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師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喜人成績,如在“廣西統一戰線同心戰‘疫’網絡文藝作品展”中,《愛就是那道光》《致敬白衣戰士》獲優秀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自治區級銅獎2項,“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獲自治區級銀獎2項;第二屆廣西高校鋼琴大賽獲專業組“一等獎”1項、師范組“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積極參加柳州市全國紫荊花文創大賽,師生共有300多件作品參賽,獲得三等獎3項、優秀獎3項。2021年,獲“大藝展”國家級二等獎1項、自治區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中國當代大學生藝術作品年鑒”“十五屆中國好創意”等獲國家級獎項12人次;“廣西八桂民俗盛典大學生稻田藝術節”等獲省級獎項18人次;“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等獲校級獎項32人次。
(二)推廣意義
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通過與柳州市及區內外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搭建良好平臺。學院結合廣西地域文化特色,組織師生參加學科競賽和專業比賽,每年獲獎超300項。在藝術類非遺傳承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的帶動下,學院與廣西遠道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柳州市麥田裝修工程公司、廣西麥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寧航蠟染技藝傳習所等簽訂實習基地協議,為研究生實習和就業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