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屬各單位、各部門:
為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身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結合學校發(fā)展需求,決定開展2025年高等教育(研究生)校級教學成果等次評定工作,同時,遴選優(yōu)秀成果參加2025年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qū)級教學成果等次評定?,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定范圍
2025年校級教學成果等次評定(以下簡稱“成果評定”)應反映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取得的新成效,代表當前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成果,在學校教學實踐、改革、研究中起到引領和激勵作用。
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內容主要包括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深化評價機制改革、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結構、推進科教融合、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加強課程建設、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強化培養(yǎng)過程管理等方面。
評定范圍包括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
二、評定要求
(一)申報的教學成果,原則上應以校級及以上的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或質量工程項目為基礎,屬于研究生教育層面,其他教改水平顯著、效果突出的成果也可申報。
(二)申報教學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必須是我校教師、教學輔助人員或教學管理人員,離退休人員、借調外聘人員不能擔任第一完成人。
教學成果由2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共同完成的,由共同完成單位或個人聯(lián)合申請。鼓勵整合全校優(yōu)質資源、校際聯(lián)合、校政企研合作共同開展研究的教學成果申報。每項成果不限主要完成人人數(shù)和主要完成單位數(shù);每人參與申報的成果不得多于2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不得多于1項。
(三)已獲得過各級教學成果獎的成果,在內容基本相同或沒有特別創(chuàng)新的情況下不得重復申報。
三、申報材料報送要求及時間安排
(一)每項教學成果需提交如下材料:
1.《廣西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學成果等次評定申請書》紙質版一式5份,電子版為不超過10MB的PDF文檔。
2.教學成果等次評定申請書附件,包括:教學成果總結報告、教學成果應用及效果證明材料,單獨裝訂成冊,每一冊與一份申請書用夾子夾在一起,一式5份,電子檔為不超過20MB的PDF文檔。
3.能夠反映成果質量和水平的論文、獎勵、報道、研究報告等支撐或旁證材料裝訂成冊,紙質版一式2份,電子檔為不超過50MB的PDF文檔。成果如為教材,無須提交原件,只須提交教材封面、出版信息頁、目錄及精選內容的復印件。成果中如含視頻材料,應提供AVI格式的視頻材料,制成獨立光盤一式3份。
4.其他與成果有關的支撐材料。
申報材料的電子文檔均要求為PDF格式。每一項成果的申報材料建立1個文件夾,按照“成果科類+申報人姓名+單位名稱+成果名稱”的格式命名。每項教學成果申報紙質材料要求裝進牛皮紙袋,紙袋正面粘貼《廣西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學成果等次評定申請書》封面,背面粘貼袋內材料明細,光盤同時放入袋內。
(二)申報材料上報時間要求。所有申報紙質材料必須由成果所在單位于5月8日下午下班前交至研究生院培養(yǎng)科。
(三)學校組織專家對各教學成果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擇優(yōu)推薦申報自治區(qū)級教學成果等次評定。
(四)2023年和2024年立項的校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均應申報本次教學成果等次評定。未立項培育的也可申報。
未盡事宜,請聯(lián)系研究生院培養(yǎng)科,聯(lián)系電話:2688522。
附件:1.2025年廣西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學成果等次評定推薦成果排序匯總表
2.廣西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學成果等次評定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