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在柳石校區附屬衛校報告廳舉行了兩場精彩的學術報告。講座的主講人是佀再勇高級實驗師和趙早亞副教授,他們向參加講座的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2024級、2023級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們分別作了《甲硫氨酸亞砜還原酶在共生固氮中抵抗氧化壓力的作用機制》和《羅湖病毒誘導魚類免疫反應的研究進展》的主題報告。

佀再勇老師講座
在講座中,佀再勇老師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機理,活性氧(ROS)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起始和功能發揮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也提到活性氧過多會破壞生物大分子核酸、脂質和蛋白質。他還提到甲硫氨酸亞砜還原酶在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然而共生固氮中的功能還不清楚。他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以紫云英中的AsMsrB和華癸根瘤菌7653R中的4個甲硫氨酸亞砜還原酶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紫云英中 AsMsrB 表達特征、亞細胞定位、沉默和超表達共生表型鑒定、沉默后轉錄組分析以及互作蛋白的鑒定等一系列實驗所得結果。

趙早亞老師講座
然后,趙早亞老師從目前羅非魚養殖行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羅湖病毒作為切入點,從羅湖病毒的發展歷程、基因組特征、傳播途徑,引申到羅湖病毒引起的臨床癥狀、分子診斷,進一步深入到羅湖病毒誘導魚類的先天免疫反應以及逃避先天免疫反應的過程。她向同學們介紹了課題組結合廣西特色中草藥的藥理作用,針對羅湖病毒逃避先天免疫反應機制的研究進展。趙早亞還提到,他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摸索,篩選并鑒定到狗肝菜多糖在不同模式(預防,治療,抑制病毒進入)下均具有良好抗羅湖病毒效果,通過該研究,使開發中草藥作為免疫增強劑并應用水產養殖行業成為可能。
通過兩場精彩的報告,同學們對于生物專業的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強了對生物與醫藥、農業、漁業相結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