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廣西工學院(現廣西科技大學)畢業到華中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又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留學歸來進入深圳大學繼續做科研,擔任大學老師……一路走來,黃曉旭比常人經歷更多,她有過迷茫,有過彷徨,但她從未放棄。堅持與專注是她的一貫作風,“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是她的人生信條。“從2006年本科入學到現在參加工作將近十二年,有過煩躁、迷茫,但我都不曾放棄、不曾忘記初心,努力朝著目標不斷前行。”
2006年黃曉旭進入廣西工學院汽車工程系,學習工程力學專業,從此開始了工科女的生涯。
“在最青春的日子里,最懷念的還是考研那段時光,感謝那些幫助我的人,感謝那一年努力的自己?!痹趯I學習上,系里的向老師、陸老師、馬老師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從知識點的梳理到考研方向的把握,他們是她的導師及領路人。回憶起求學的時光,黃曉旭心懷感恩。
考研是她走上學術之路的起點。針對考研學生,當時學校安排了考研教室,她和小伙伴并肩奮斗??佳衅陂g令她最難忘的是遇到了兩位最尊敬的老人——章季樵老師及夫人,“每次想起八十多歲的章老師還去教室給我們講解考研要點、分發水果零食時,心里感到無比溫暖?!?/p>
“盡管當時的工學院是一所普通的高校,但是所呈現的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的精神一直鼓勵著我前行。”2010年黃曉旭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力學系,攻讀博士學位(注:碩博連讀)。讀博期間壓力很大,這種無形的壓力有時讓人透不過氣。“當別人開始陸續在朋友圈曬著幸福,而自己一無所有,父母漸老,前途未卜,精神上孤苦無依,還得用最大的熱情說服自己,我的研究是重要的,是有意義的。當迷茫的時候,一想起在廣西工學院考研時的奮斗的時光,想起母校的關心和支持,想起為什么而出發時,便又充滿了前進的動力?!?/p>
從研究方向的尋找到科研的順利開展,從對研究的抗拒到著迷,經歷了一路的艱辛,收獲了喜悅,讓原本焦躁不安的內心平靜了很多。博士期間,黃曉旭參與研究兩項973課題,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4篇SCI論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這是她博士階段的真實寫照。
2015年底黃曉旭博士畢業,申請了去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面對陌生的環境、不同的教育體系,異國他鄉的她有過孤單、有過彷徨,但更多的是收獲與感恩。
在國立大學她認識了很多優秀博士,一起探討學術問題,碰撞思維火花,一起徒步、BBQ,讓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新加坡生活也變得很豐富?!癗US的工作節奏很快,每周的研討會讓自己了解不同的研究領域,嚴謹的科研邏輯、方法問題導向思維,這些都指導著后續的研究工作?!?/p>
2017年五月回國之后,黃曉旭選擇進入深圳大學,繼續探索著科研道路。簡單而又美好的校園生活很讓人羨慕,但隨之而來的壓力也讓她喘不過氣。
研究方向與實際應用的結合與創新、各類項目的申請、科研論文的撰寫與發表、年底考核的指標,這些都督促著她不能有半點怠慢,才能和周圍來自代爾夫特理工、南洋理工、加州伯克利等高校的同事競爭。同時,生活的壓力也居高不下,高房價讓剛工作的她望而卻步?!暗沁@又怎樣呢,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住在現實里的我,終究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睒酚^向上的她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待。
她以自身的親身經歷,建議在校的學弟學妹們,“在充實的大學校園中,不忘初心,踏踏實實繼續前行?!薄Kf,“如果立志提高自己的專業科研能力,考研或許是一個迅速提升自己、提供更多選擇的途徑。早出晚歸復習考研、提前參與科研項目是必要的籌碼,等待自己的將是學術大咖的指導、嚴謹氛圍的熏陶、公平激烈的競爭和一個更好的平臺。如果立志進入職場或者創業,那么扎實的專業知識、敏銳的商業眼光是必要的通行證。”
她說:“學習不是大學的全部,豐富多彩的生活亦是一段寶貴的回憶、一筆珍貴的財富。”透過午后的陽光,在圖書館與愛因斯坦對話,和霍金探討時間;在運動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用心感受年輕的活力與美好;在社團活動中,留下忙碌的身影,跳躍著敏捷的思維;在外面的世界中,尋找屬于自己的詩與遠方。珍惜大學生活,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高爾基曾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時間留予他們一頭白發兩手空空。”
她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因此畢業之后將各奔東西;珍惜與老師相處的時間,因為耐心輔導自己的人越來越少;珍惜學習的每分每秒,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