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學珍,副教授,醫學院教師。她于2008年參加工作,在1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愛崗敬業,甘為人梯,勤于鉆研,敢于創新。因表現優秀,曾先后獲得廣西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學校優秀教師、班級優秀導師、優秀班主任、就業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馮學珍主講藥劑學、中藥化妝品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代謝動力學等課程。教授課程內容廣,任務艱巨,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有所成?她有著自己的看法:“如今學生獲取知識,接觸新事物的途徑很多,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是要求教師的知識結構要有廣度、深度,二是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素質,還要有博識魅力、語言魅力和人格魅力,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更大的影響,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馮學珍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比起學生的考試成績,我更關注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思路和方法。我希望他們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到所學的課程中,再舉一反三運用到其他課程當中。”
在教學方法上,馮學珍并不循規蹈矩,她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她善于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她認為,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她說:“用PBL教學法教學,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馮學珍采用傳統教學法與新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學生中也獲得較好的反響。“馮老師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讓我們吸收到知識,在課堂上,她很擅長把學生現階段所學的課程和以后的畢業設計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更早地部署謀劃畢業論文的設計。”藥本152班陳杰同學說道。
在教學實踐中,馮學珍還善于與學生交流,從中發現問題,以此來不斷改進提高。“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樂于接受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也才能不斷去改進完善。”馮學珍經常與學生溝通,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更加喜歡上她的課程。
馮學珍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取得了一些成績。迄今為止,她已經順利結題各級各類課題3項,在研主持課題4項,以第一作者發表教研論文10余篇。2013年獲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資助對象,2014年獲得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2016年獲學校科技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稱號,2017年作為負責人撰寫的《雙創背景下構建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榮獲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面對成績,馮學珍并不滿足于現狀,她說:“社會在不斷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作為教師,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需涉獵多方面知識,對于醫學類的教師來說更是如此。”為進一步提升自我,她攻讀博士學位,希望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她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學生的肯定。在她的學生眼里,馮學珍既是一位認真嚴謹、要求嚴格的老師,也是一位平易近人、愛崗敬業的老師,“馮老師是一位有責任心的好老師,每次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時候,老師都很有耐心地解答,她對我的畢業實驗給予了很多指導,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是一種幸運。”藥本151班梁蘭尹同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