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文昌校區辦公樓多功能報告廳勝利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學校黨委書記趙君,代表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的題為《勇擔使命 團結奮進 加快建成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報告。報告回顧了學校過去5年的奮斗歷程,擘畫了學校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了“1256”總體發展戰略。
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大家談》系列訪談欄目,匯聚獨家視角,分享真知灼見。
近日,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鄧朗妮接受全小媒的專訪,圍繞深化改革、人才和科研工作,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學校的實踐。
全小媒: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了“必須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的重要辦學經驗。請問您如何理解?
鄧朗妮:當前,教育領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挑戰,只有不斷深化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的這一重要辦學經驗,深刻揭示了深化改革在學校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過去5年,我們堅持刀刃向內、革故鼎新,聚焦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師資隊伍結構、內部治理結構和教育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基礎性、關鍵性問題,不斷探索和推進各項改革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形勢和任務,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精神貫穿于學校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把改革的紅利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能。對于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的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科研管理機制改革、附屬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等任務,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科學謀劃改革路徑,確保改革措施精準有效。二是要建立健全改革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督促檢查,確保改革任務落地見效。三是要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創新改革舉措,持續辦好辦學思想大討論系列活動,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改革體系。同時,注重總結改革經驗,及時推廣成功做法,為持續深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全小媒: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將“人才強校”作為五大發展戰略之一,請問您如何理解?
鄧朗妮:人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提出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體現了國家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為我們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了“1256”總體發展戰略,將“人才強校”列為五大發展戰略之一,這既是順應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學校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辦好學校的事情,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堅持黨管人才,全鏈條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引”為關鍵,“育”為根本,“留”為基礎,“用”為目的,圍繞地方產業需求,通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企合作,構建協同創新生態體系。一是面向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及經濟主戰場,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做到人才引育抓“重點”,構建區域人才聚集高地。二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構建人才分類評價體系,明確業績貢獻評價導向,豐富人才多元評價方式,讓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三是深化校院兩級管理,推進學校管理重心下移,構建整體聯動、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服務效率高、人才獲得感強的人才發展新生態。
全小媒:結合您分管的科技領域,談談如何整合各方創新資源?
鄧朗妮:在當前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學校要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形成協同創新合力,在科技創新領域加快突破,為地方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加強合作機制建設,推動資源共享。要建立并完善與兄弟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合作機制,定期舉辦科研交流會、資源共享會議,讓兄弟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科研團隊互相了解各自的優勢和最新研究成果,尋找合作契機,推動資源共享。二是優化人才交流與培養機制,提升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各方人才資源的優勢,加強與兄弟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聯合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后,推動校地人才共享形成長效機制,整合資源開展學術交流,強化高層次人才團隊間的合作,形成人才促進協同創新的合力。三是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模式和機制創新,圍繞企業的科研需求建立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舉辦校地校企供需對接系列活動,扎實推進將學校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服務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