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文昌校區辦公樓多功能報告廳勝利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學校黨委書記趙君代表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的題為《勇擔使命 團結奮進 加快建成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報告。報告回顧了學校過去5年的奮斗歷程,擘畫了學校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了“1256”總體發展戰略。
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大家談》系列訪談欄目,匯聚獨家視角,分享真知灼見。
近日,學校人事處處長陳克文接受全小媒的專訪,圍繞“人才引育留用”以及“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兩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學校的實踐。
全小媒: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要多措并舉做好人才“引育留用”,人事處將如何構建和優化人才引育留用的政策環境,特別是針對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有哪些特殊的支持措施和保障政策?
陳克文: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要多措并舉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這不僅是學校未來發展的戰略任務,更是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進一步完善和拓展人才的支持措施和保障政策,人事處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形成更具深度、廣度和系統性的人才政策環境。一是深化人才引進機制改革,構建多元化、精準化的人才引進體系。根據學校的發展定位和學科需求,制定多類型、多層次的人才引進政策以及個性化人才引進方案,以學校重點發展學科為核心,面向國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招聘學術帶頭人,推動重點學科跨越式發展。建立靈活的柔性引才機制,推行“一人一議”政策,為高層次人才量身定制引進方案,包括薪酬待遇、科研條件、團隊組建、配套設施等全方位保障。二是強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優化留用政策,推動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育才支持體系建設,培養一批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和領軍人才;實施繼續教育提升計劃,支持教師開展學歷學位提升、博士后和訪學等繼續教育,助力教師學歷學位和能力提升;開展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評選表彰活動,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積極性。三是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積極性。持續完善人才評價政策體系,構建分類清晰,涵蓋面廣的統一評價指標體系,以業績和貢獻為導向,暢通不同類型教師的發展通道,充分發揮人才評價的“指揮棒”功能,引導教師將個人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機結合,通過人才評價改革助力師資隊伍建設,服務學校高質量發展。人事處以系統化、多元化的方式,構建“引育留用”全周期的人才工作體系,著力優化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政策環境。通過持續不斷的政策創新和資源傾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為學校建設成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全小媒:在推進校院兩級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過程中,人事處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確保改革的順利實施,并有效促進學校與學院之間的協同發展?
陳克文:在學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校院兩級人事管理改革、績效分配制度改革是極為重要的兩個方面,對于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的“1256”總體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學校人才強校戰略,提升學校管理效率和效能,增強廣大職工獲得感,構建廣西科大命運共同體、匯聚廣西科大人奮進力量具有重要意義。實施校院兩級人事管理的目標是要構建符合現代大學制度要求的人事管理體制,逐步擴大學院人事管理自主權,堅持學校宏觀調控與學院自主管理相結合原則、責權利相匹配原則、有效監督指導原則,充分調動學院辦學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人事管理效能和水平。學校目前正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進一步優化學校內設機構職能及崗位核定工作。根據上級部門關于機構編制相關規定及學校發展目標定位,科學設置內設機構,進一步理順學校內設機構職責邊界不夠清晰的問題,按能崗匹配原則科學核定各崗位職數。二是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崗位及校內崗位設置和聘用管理辦法。持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堅持以業績和貢獻為導向,將教學科研代表性目錄成果作為教職工崗位評價的重要依據,增強教職工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三是進一步加強學校人事系統信息化建設。人事管理系統是學校進行決策支持、業務規范、效率提升、風險防范的重要信息化平臺。學校目前正分階段部署新版人事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人事管理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績效分配改革的目標是構建學校宏觀調控,二級單位自主分配的教職工收入分配管理體系,突出以業績和貢獻為導向,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進一步調動廣大教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學校目前正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不斷探索完善績效分配體制。在對相關部門、學院調研的基礎上,對崗位基礎績效、人才培養績效、發展激勵績效的分配不斷進行優化。但現行分配制度仍然存在不夠科學、合理之處,后續將進行更深入的全面調研逐步優化。二是充分發揮發展激勵績效關鍵指標的導向作用。發展激勵關鍵指標的設置都是學校“十四五”規劃、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申報中的重要關鍵指標,體現了學校缺什么就重獎什么,充分激發了全校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激勵教職工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學校設置了特殊貢獻績效,每年拿出100萬元,重獎對學校作出卓越成就或突破性貢獻的個人、團隊、單位,體現了學校對卓越成就的重視,也是激勵全校教職工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重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