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文昌校區辦公樓多功能報告廳勝利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學校黨委書記趙君代表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的題為《勇擔使命 團結奮進 加快建成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報告。報告回顧了學校過去5年的奮斗歷程,擘畫了學校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了“1256”總體發展戰略。
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大家談》系列訪談欄目,匯聚獨家視角,分享真知灼見。近日,學校生化學院黨委書記陳志波接受全小媒的專訪,圍繞學院建設工作多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學院的實踐。
全小媒: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報告提出,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同向同行。請問生化學院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和育人事業方面有哪些措施?
陳志波:生化學院黨委在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中,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始終,以黨的全面領導保證立德樹人取得扎實成效,形成了“中心工作是什么,黨的建設就重點聚焦什么;發展瓶頸是什么,黨的建設就重點突破什么”的工作格局。
一是堅持思想鑄魂領航向。學院黨委深化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規范化開展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持續打造學院“學、建、淬、用”理論學習品牌。舉辦“生化大講堂”,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強化對師生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引領,鑄牢廣西科大命運共同體意識,凝聚起興院強校的磅礴力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鑄魂強師的務實行動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堅持組織強基固根本。學院黨委持續推進“五基三化”建設,根據立德樹人需要優化黨支部設置,探索“黨建+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復合型教師黨支部黨建模式。實行黨委委員聯系黨支部、師生黨支部結對共建、校企政黨建聯建等制度,推動支部黨建與教育教學、學科科研、產教融合等有機銜接。深化黨建示范創建與質量創優,建強水產養殖技術服務樣板黨支部,大力選樹宣傳黨員先鋒和模范典型。深入推進“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打造全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充分發揮“雙帶頭人”支部書記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是堅持育人聚能促發展。學院黨委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挖學科育人資源,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新局面,全力創建“三全育人”示范院系。積極構筑“五育融合”體系和安全教育體系,不斷探索學業指導、心理健康、創業就業等實踐規律,構建思政工作新生態。引領學生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力爭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賽事中斬獲佳績。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育人實踐,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
全小媒: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報告提出,要突出學科建設龍頭地位,建強博士點培育學科。請問生化學院在加強博士點培育學科內涵建設方面有哪些措施?
陳志波:今年是學校申報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的關鍵之年,生化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作為學校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培育學科之一,從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力爭全面達標。
一是強化一流學科牽引,持續凝練特色優勢。學院成立由主管校領導牽頭的學科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緊緊圍繞“申博”和一流學科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定期分析“申博”工作推進情況,實行“掛圖作戰”。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出“申博”最強“動員令”。通過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精準定位學科方向,制定學科建設規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特色領域,深入分析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現有基礎,對標國內其他申報化工博士點學科,重點突出生化學院可再生資源化工特色優勢,推動“綠色化工+AI”“生物化工+醫藥”等交叉融合,形成創新增長點,實現錯位發展、特色發展。
二是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加快打造核心團隊。學院要用好用足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主動出擊,力爭在學科領軍人才引進方面有所突破,緩解領軍人才缺乏的“卡脖子”問題。加大學術骨干教師培養力度,上下聯動、內外協同,積極尋求區內外先進高校兄弟院系的支持,選拔符合條件的學術骨干申請博士生導師資格,力爭新增2-3名骨干教師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全面挖掘整合學校人才資源,打造學科方向核心團隊,為學院申報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點提供強有力支撐。
三是深化學院改革創新,持續賦能博點申報。學院堅持問題導向,修訂《績效分配方案》,形成“學院需要什么,績效分配就重點支持什么”的鮮明導向。加快制定《教師申報職稱晉升推薦辦法》《科研獎勵辦法》《教育教學成果獎勵辦法》等,建立完善支持“申博”的各項激勵保障制度機制。調整院內機構設置,謀劃成立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心、大型儀器服務中心等,建立教育教學智庫,集中資源力爭在“大團隊、大平臺、大成果、大項目”實現新突破。優化研究生培養方案,實施“導師招生指標浮動和雙向選擇制”,加強國際合作培養,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