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文昌校區辦公樓多功能報告廳勝利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學校黨委書記趙君代表中國共產黨廣西科技大學第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的題為《勇擔使命 團結奮進 加快建成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報告。報告回顧了學校過去5年的奮斗歷程,擘畫了學校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了“1256”總體發展戰略。
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學習貫徹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大家談》系列訪談欄目,匯聚獨家視角,分享真知灼見。
近日,學校土建學院黨委書記梁貞巧接受全小媒的專訪,圍繞學院建設工作多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學院的實踐。
全小媒:土建學院黨委計劃如何落實學校黨委提出的“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凝聚高質量發展整體合力”的要求?
梁貞巧:土建學院黨委將錨定學院改革發展的實際需求,強化責任擔當,持續深化“同心砼筑”的工作體系,堅持黨的領導,落實“同心”聚力、“同心”文化、“同心”服務三個工程,寫好思想篇章;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砼行”人才、“砼行”研教、“砼行”育人三個項目,做好事業篇章;堅持自我革新,實施“筑基”“筑管”“筑廉”三個計劃,做好改革篇章。學院黨委將帶領全體師生同向同行,同心同德,全力沖“量”,用黨建引領促學院高質量發展:
一是提高服務中心工作的質量。將黨建工作錨定到土木學科轉型改革、博士點建設等重點工作上,完善黨委促行政抓重點工作的督查、指導和管理閉環機制,從業務方向和交叉融合的角度創新謀劃黨支部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模式,促進學院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發展,提升社會服務成效。二是增強凝心聚力同向的力量。在改革時期,最重要的是方向和動力。深化“黨建+”生涯規劃模式,黨員帶頭認領發展任務,在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豐富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提升黨建工作的立德樹人成效。三是激發文化賦能的奮進能量。持續打造“質量文化”,養成高質量發展的思維習慣,講好“鋼筋土建,永爭第一”的學院文化故事,推動學校、學院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教風。四是擴大師德師風的引領容量。完善以監督提醒功能為主的黨風廉政建設、師德師風教育和評價機制,注重心理關懷,推動師德實踐,開展師德主題黨日活動,舉辦育人論壇,增強師生互動,促進師德師風的傳播與實踐,讓學生感受到師德的力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全小媒: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報告提出要進一步“強化學科內涵建設”,請問土建學院計劃如何結合行業發展形勢做好學科內涵建設?
梁貞巧:土建學院將深刻領會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內外兼修,用兩個“向”謀劃學科內涵式建設。
第一是“向外”,向外拓展借力求發展。“向外”的謀劃主要有三個側重。一重在“拓”,聚焦土木學科綠色化、數智化、工業化及鄉村振興的行業前沿,找準廣西“補鏈強鏈延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立足地方經濟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拓展學科方向,拓寬校企合作的領域和地域。二重在“交”,加強與校內各學科的科研和課程體系的交叉融合,積極探索新興交叉方向,形成學科建設和跨學科人才培養合力;主動開展校內校外跨學科團隊、跨學科研討會、跨學科實驗室等多途徑的探索。三重在“試”,設立支持機制,圍繞聚焦的重點領域,鼓勵教師團隊想方設法抓機遇、大膽嘗試、主動申報,形成百花齊放的學科探索與創新氛圍。持續從國家戰略、行業發展、產業需求中凝練學科特色方向,經過3~5年的嘗試形成特色化發展路徑。
第二是“向內”,修煉內功、深化改革求提升。向內而修,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科內涵這兩個維度。一方面,將從持續深化校院兩級管理方式改革,聚焦學院內部管理體系建設,用“謀劃與細化”的思路借力企業和交叉學科優勢引才、育才;用“被動與主動”的路徑有組織地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教師勝任力指標體系,以任務為導向,推動教師提升數智化技能。探索以業績貢獻評價為導向,豐富人才多元評價的績效分配方式;探索“1+X”及“黨建+”團隊建設模式,實施“青年導師制”,落實教師個人年度“發展清單”。另一方面,持續用好全局思維謀劃“三全育人”體系建設,推動教育教學的數智化改革,采用“聯席”方式,聯通教師和學工隊伍,共推優良學風建設。以生為本,注重人才培養中“嚴”的高標準與“活”的寬領域相結合,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用好“學生發展清單”。拓展校內校外資源,持續加強學生基礎學科教育教學的同時,搭建平臺、明確方向,提升學生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的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