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扛起“第一學院”“第一學科”“第一課程”使命,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師樂教善教、潛心育人的信心底氣更足,思政課發展環境和整體生態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學院獲批“廣西高校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院系”“新時代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廣西優秀理論宣講集體”,1個教工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突出政治屬性,持續加強黨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全面領導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第一學院、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第一學科、把思政課作為第一課程加強建設。學校黨委趙君書記親自聯系和直管馬克思主義學院,親自謀劃、部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學院黨委秉承“黨建+”工作理念,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黨建工作和學院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形成“123456”黨建工作體系,實現了學科、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工作等全領域各環節黨組織有效全覆蓋,確保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發揮,黨的領導全面有力。

學校黨委書記趙君指導馬克思主義學院專題集體備課會
立足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扎實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學院立足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緊扣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探索“思政+專業”融合創新模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獲評廣西高校一流本科課程。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思政課研究專項課題2項、自治區級教學改革課題20項,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6項。教師參加教學比賽獲省級獎勵40多人次;建設自治區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示范課堂”21堂、“壯美廣西”系列思政課“示范課堂”12堂。牽頭建設廣西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打造形成柳州特色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品牌。

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建設廣西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
搭建高水平學科平臺,精準聚焦學科內涵式提升
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于2019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開啟了學科人才培養新篇章。2024年新增教育學碩士——學科教學(思政)招生方向,實現了學院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零的突破。2024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入選校級一流學科(A類)建設學科。近五年,新增“廣西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科研平臺。累計招收碩士研究生120人,畢業40人,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其中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研究生參加全國“挑戰杯”等各類競賽獲省級以上獎勵25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2篇。主辦全國性學術會議6場,受到人民網、光明網等官方媒體的高度關注和集中報道。

承辦思政學科發展40周年學術研討會
實施人才強院戰略,推動教師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學院堅持引育并舉,嚴格按照師生比1:350的標準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現有思政課教師78人,比五年前增加了2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41人、博士3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3人,實現了高級職稱、博士學位人數翻一番的目標。教師獲自治區優秀教師、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5人次;入選廣西“八桂青年”拔尖人才1人、廣西青年文化人才1人、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拔尖人才1人、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師9人,實現了省級人才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轉變。

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思政課教師實踐研修
聚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扎實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和社會服務
學院堅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持續開展有組織的科研。五年來,教師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課題12項。科研經費進賬增長5倍,總計入賬636萬。教師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和省級主流媒體文章60篇、出版專著12部,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堅持“校市相融、校地合作”,組建“理論宣講輕騎兵”,通過“校內+校外”“送學+點餐”“宣講+表演”等方式,唱響“廣西優秀理論宣講集體”品牌。

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音樂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