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第二次黨代會以來,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決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緊緊圍繞學校黨委、行政中心工作,統籌推進學校意識形態、理論武裝、思想政治教育、新聞宣傳、大學文化建設、普法教育等工作,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講好廣西科大故事,傳播好廣西科大聲音,營造向上向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和美譽度,為建設國內先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聚焦培根鑄魂筑根基,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強化理論武裝,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組織開展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共115個專題29次學習,編印配發19期《理論學習簡報》,開展23期“微信在線理論知識答題”,促進全員學習。
打造理論學習品牌,推動學用轉化。學校2次入選廣西高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優秀學習品牌,2次入選全區教育系統新時代文明實踐典型案例。在網站、《校報》《理論學習簡報》開辟“學思踐悟”專欄,累計刊登黨員干部學習心得體會、理論文章、調研報告110多篇,刊發學校中心組成員150多人次理論學習發言節選19期。立項建設23個校級理論學習品牌。
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推動思政工作提質增效。實施學?!八枷胝喂ぷ髻|量提升工程”“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等,縱深推進學校思政教育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批廣西高校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實施2批校級“三全育人”示范學院(系、教研室)、處室和團隊建設,動態配齊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和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21人次入選“廣西青年文化人才”“廣西高校思政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計劃”“廣西高校思政教育卓越教師支持計劃”,累計派出28人次參加全區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

新時代“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術論壇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融入大中小學課程教材研究成果報告會

學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以“四個聚焦”建強“四個陣地”》在2023年全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并獲《廣西教育信息》刊登
聚焦夯實責任把方向,構建意識形態工作大格局
強化建章立制,搭建意識形態工作“四梁八柱”。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出臺涵蓋理論武裝、宣傳發布、分析研判、陣地管理、輿情監控、應急處置、正面和負面清單等方面的意識形態工作制度38個,形成有研判、有預案、有部署、有督查、有考評、有問責的“六有”閉環管理機制。
強化分析研判,精準掌握意識形態領域形勢。黨委常委會常態化研究意識形態工作,定期召開季度意識形態工作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學校意識形態領域形勢,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強化壓力傳導,壓緊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定期通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制度執行情況26次,開展“固‘三權’守陣地,擔‘三責’履使命”意識形態專項督查和問題整改8次,通報融媒體安全掃描問題整改67次,推動“三審三校”制度落實落細,確保意識形態陣地可管可控可治。

制定學校陣地建設管理制度
聚焦提升師德強師風,構建大教師工作格局
強化頂層設計,師德師風建設制度化水平不斷提升。系統修訂學?!蛾P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等4個制度文件,成立學校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1+4”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并以“六個納入”為抓手將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要求融入日常業務工作。
深化教育管理,師德師風建設長效化水平不斷增強。連續開展3屆“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通過師德師風專題網絡培訓、簽訂承諾書等主題活動形式,涵育高尚師德,營造良好師風教風。發揮先進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選樹第40個教師節“師德標兵”,常態化開展師德優秀教師評選。編印《師德師風教育宣傳冊》,引導全體教職員工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開展學校第40個教師節“師德標兵”評選
依托平臺賦能,師德師風建設精準化水平不斷優化。向自治區教育廳申請并獲批成立廣西高校唯一的教師師德建設研究中心,面向全區高校立項40個師德建設研究開放課題,開展全區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問卷調查,為上級提供決策參考。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面向全校3457名教職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問卷調查,完成學??倛蟾?篇、二級單位分報告21篇。
聚焦凝心聚力講故事,構建大宣傳工作格局
凝聚師生思想共識,為學校發展蓄勢賦能。聚焦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提升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弘揚教育家精神等相關主題,采取沙龍、論壇或座談會等形式,組織開展辦學思想大討論31場,引領全校師生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凝心聚力,形成全校一盤棋、上下一股勁、師生一條心的良好氛圍。
打造文化平臺載體,大學文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創作完成校歌,凝練形成廣西科大精神,完成主校區更名工作,發布學校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舉行大學文化建設成果發布會,持續打造23個校級文化品牌,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建成并啟用規劃館、“獨秀書房”,建設宗元南廣場文化景觀,每年印發文創臺歷,打造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

舉辦學校大學文化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學校美譽度持續提升。堅持網上網下、內宣外宣同部署、同發力,全媒體、多角度、立體式宣傳學校亮點特色工作,獲各級主流媒體刊發稿件560多篇,學校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和校企合作項目被中央電視臺報道3次。在《中國青年報》全國高校官微綜合影響力排行榜中,我校官微3次進入周排名全國百強,月排名穩居全區高校第一陣營。

學校教師陳宇良資助育人事跡獲央視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