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學工部(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以生為本 固本創新”的工作理念,全面推動學校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大學生。
學生教育服務形成新生態

趙君書記講授開學第一課
以理想信念教育搶占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宣講活動1000多場,學生參與人數超過15萬人次。構建嚴密的疫情防控體系,組織學生進行核酸檢測超60萬人次,督促學生進行健康檢測打卡超2000萬人次,實現校內零感染目標。學風建設成效顯著,考研錄取率從2.98%提升至7.87%,“雙一流”大學錄取率達16.7%,畢業生英語四級通過率由31.2%提升至41.76%,晚自習出勤率超過90%。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輔導員全部入駐學生宿舍,打通學生管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建成柳東校區“一站式”學生社區,解決學生實際問題。
輔導員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

每年舉辦輔導員礪能培訓班
大力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隊伍結構更加優化。輔導員生師比從191:1提升至183:1;新增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6人;新增博士學位11人,博士學位人數比例提升9.6%,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水平不斷提高。培養體系日益完善。實施“礪能行動”計劃,開展輔導員“礪能成長”訓練營,完善輔導員“賽訓學融通”比賽平臺,專業化培訓100%覆蓋,全面提升輔導員理論研究和教育教學能力。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獲批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獲批自治區級高水平輔導員工作室3個,獲評自治區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3人。
資助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開展資助育人研學活動
不斷優化資助項目,完善制度建設,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不斷健全。組織完成38220人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22153人次獲各級各類獎學金,78178人次獲助學金,6784人次參加勤工助學崗位,52961人次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獎勵資助4532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考研、考證、訪企試崗,發放資助資金6.48億元。資助育人成效明顯。獲自治區級以上獎勵20多項,涌現出廣西“自強之星”黃麗萍、入選《人民日報》刊登的國家獎學金獲獎名錄的易華、自治區優秀宣傳大使龐業茗等勵志成才典型。學校申報的資助育人項目獲全區資助育人優秀項目一等獎,學校獲批全區高校第一批資助育人實踐基地。
心理健康教育邁上新臺階

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季鼓圈趣味比賽
不斷探索內涵式發展心理育人模式,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質增效。接待學生心理咨詢2000多人次,及時化解心理危機238起,全力筑牢學生心理防線。獲廣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品項目1項,第一批廣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高水平工作室培育建設項目1項(全區僅10項)。參加全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及教學能力比賽獲一等獎8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35項。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師生比1:2035,達到1:4000的國家配備標準。資助114名教師參加廣西心理輔導專項職業能力培訓,輔導員培訓率達100%。學校獲批第一批廣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標準化A類建設單位。
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

組織畢業生參加雙選會
嚴格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六個抓”全員促就業工作機制,多措并舉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深入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建立“訪企拓崗常態化機制”,走訪用人單位800多家,簽訂實習實踐基地70多個,拓展就業崗位超2萬個。積極開展“萬企進校園”招聘活動。建好“校園就業圈”,年推送就業崗位超10萬個。
建立“全員化、全程化、專業化、多元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成才觀。加強重點群體畢業生精準幫扶,按照“一人一檔”“一生一策”建立幫扶臺賬,發放各類求職創業補貼2523.17萬元。依托全國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培訓基地項目,獲得上級專項經費297.99萬元,培訓重點群體畢業生3612人。每年獲評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留桂就業工作貢獻突出單位。畢業生對教育教學滿意度以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