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體育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團結帶領全院師生員工,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在黨的建設、公體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黨的建設工作全面加強
學院黨委認真履行黨建工作主體責任,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全院師生員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學校中心工作上來。扎實開展基層黨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動,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1個黨支部獲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1人獲得自治區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二等獎,2人分別獲得學校“黨課開講啦”微黨課二三等獎,3人獲學校黨務基本功大賽三等獎。健全意識形態工作研判制度,堅決守好意識形態陣地。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教育,黨員、干部紀律意識和忠誠干凈擔當意識進一步增強。

獲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公體教學改革成效明顯
學院積極推動公共體育教學改革,制定并實施《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育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教學管理辦法(試行)》等,形成了“學—練—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管理體系,建成2門公體在線課程,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以體育人新模式。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學校體育文化節和“健康科大”系列活動,推廣教職工課間操(八段錦),大幅提升師生體育鍛煉的覆蓋率,逐步形成了“月月有聯賽、周周有比賽、人人都參賽”的全員育人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校運動隊在足球、籃球、田徑、乒乓球、游泳、攀巖、飛盤等運動賽事中爭金奪銀,成績斐然。女子足球隊獲學校第五屆“最美科大”大學生年度人物“體育尖兵”榮譽稱號。成功承辦自治區第十二屆學生運動會,得到各方一致好評。
學校黨委書記趙君(前排中)為“最美科大”大學生年度人物“體育尖兵”校女子足球隊頒獎
舉辦體育文化節
人才培養能力不斷提升
學院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專業內涵和建設水平,新增運動康復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獲批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獲批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等10項。有力推動課程建設,獲批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廣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教師“特色示范課堂”1門,校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7門。扎實推進學風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名學生見義勇為獲自治區黨委政法委表彰,2個班級獲學校“十佳班級”榮譽稱號,2名學生獲“最美科大”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學院團委獲學校五四紅旗團委稱號。認真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負責制,推動全員參與就業,連續5年獲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成立大學生科創中心,積極推進學院創新創業工作,學生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國家級及自治區級立項32項、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選拔賽銀獎3項。
學生郭浩彥獲“最美科大”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
學科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建設,精準凝練學科發展方向與特色,2024年獲批體育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實施“科研培育工程”計劃,取得豐碩成果: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項,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6項,市廳級科研項目15項,橫向科研項目10多項,累計獲得科研經費300多萬元。出版學術專著6本,發表SCI、核心論文20多篇。運動與健康實驗室和體育文化研究中心獲批為校級科研平臺。
出版學術專著
師資隊伍建設穩步提質
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新增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1名,副教授5名;引進教授1人、博士5人,畢業返校博士9人,在讀博士5人。多措并舉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獲自治區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1項,自治區級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自治區級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校級青教賽、教學創新比賽、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課程思政說課比賽等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等。注重教學育人團隊建設,獲批校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2個、虛擬教研室項目2個、“三全育人”示范團隊2個。1人獲學校“優秀主講教師”,1人獲學校“青年教師教學能手”。
學院教師參加教學技能比賽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