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教育評價與教師發(fā)展中心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為核心目標,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通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等,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提升部門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緊密圍繞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的目標任務,中心聚焦“師資隊伍提質”這一重大工程,秉持“促進教師高質量發(fā)展,服務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理念,積極探索有效路徑,通過“五引領”打造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與專業(yè)化發(fā)展新高地,取得了顯著成績。
以師德師風建設為基石,強化引領教師筑牢榮譽關
中心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教育的核心內容。在新教師入職培訓中,堅持舉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激發(fā)教師責任感使命感。修訂出臺相關評選文件,健全完善教師教學榮譽制度,定期評選表彰教學名師、優(yōu)秀主講教師以及教學競賽獲獎教師,通過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宣傳櫥窗板報等方式展示教學名師及獲獎教師風采,增強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榮譽感。五年來共評選校級教學名師6名,校級優(yōu)秀主講教師22名,遴選校本培訓師15名。

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
以賽育融合為驅動,強化引領教師把好技能進階關
精湛的教學技能水平是教師站穩(wěn)三尺講臺的關鍵。中心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融合,促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構建“賽—訓—練—磨”的“雙向引導、思政育人”的教師教學競賽體系。五年來,教師教學能力明顯提升,參與教學競賽的覆蓋面不斷擴大,教學競賽成績喜人,獲得自治區(qū)級及以上獎項182項,其中獲國家級獎項27項,廣西第一等次獎項22項,超額完成了學?!笆奈濉笔聵I(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教學競賽指標,比上一個五年分別多出118項、22項和8項,參與教學競賽的覆蓋面不斷擴大。近五年學校在廣西主要教學競賽中獲獎人數(shù)多次位居前列,其中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級獎獲獎總數(shù)居廣西第一,廣西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等級獎獲獎總數(shù)居廣西第三。

我校教師在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廣西賽區(qū)產教融合賽道賽事中獲一等獎
以多元培訓為支撐,強化引領教師夯實教學成長關
教師培訓是促進教師教學成長的重要途徑。中心通過校院兩級教學培訓體系,提供針對性更強的引導與服務,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yè)化的培訓需求。中心組織面向全體教師的名師示范課、教學公開課、教學沙龍、教學工作坊等;二級學院則以組織基層教學組織活動、新老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專題培訓等形式開展培訓。同時,積極探索培訓國際化,與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合作,為新進青年教師開設《高等教育教與學導論》課程,共92名教師完成修讀并取得合格證書。近五年,教學培訓受益面不斷擴大,學校教師參加各類教學培訓累計人數(shù)達27937人次。

學校舉辦AI技術在教育短視頻制作中的創(chuàng)新與運用教學工作坊
以“四新”建設為抓手,強化引領教師勇闖教學改革關
“四新”建設是建設高等教育“質量中國”的戰(zhàn)略一招、關鍵一招、創(chuàng)新一招,是學校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抓手。學校以“四新”建設為切入點,引導教師從教育思想、發(fā)展理念、質量標準、技術方法、質量評價等方面對人才培養(yǎng)范式進行思考、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教學改革、教學成果凝練對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學競賽參賽、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五年來,學校獲教育部“四新”項目1項,自治區(qū)級“四新”項目15項;獲廣西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90項,各類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50項;立項建設校級“課程思政”教改項目81項。大力開展各級教學成果獎的培育建設和推薦申報工作,2021年、2023年兩屆自治區(qū)級教學成果獲獎項目15項。

學校承辦第二屆新時代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論壇
以審核評估為指針,強化引領教師守好教學質量關
教學質量是本科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保障,教學質量評價是教師教學的“校準儀”。中心以學校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以“十六字”方針為指導,全力推進大學質量文化建設,構建了“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監(jiān)控、循環(huán)閉合管理、持續(xù)改進提升”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教評督改研”不斷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五年來,校院兩級督導聽課共12697學時,對162位新入職青年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診脈活動,對72位潛能教師進行了指導幫扶,對參加青教賽的20名教師磨課916學時,抽查了15個學院(部)3257份畢業(yè)設計(論文)材料,對94門課程的課程思政課堂教學進行檢查,對972門次的基礎課及專業(yè)核心課開展課程評估。

學校召開第四屆本科教育教學督導組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