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召開以來,經濟與管理學院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探索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之路,在過去五年中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建工作亮點紛呈
學院黨委強化政治與思想引領,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和保密工作,大力實施“黨建+”工程,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五基三化”和黨風廉政建設。獲“廣西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首批新時代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A類)”等14項自治區級黨建榮譽,以及“廣西科技大學十佳黨建品牌”等24項校級黨建榮譽。實現校級星級黨支部占比100%、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100%。

學院獲評廣西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師資隊伍日益壯大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和師資隊伍建設,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21人,支持22位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和開展博士后合作研究。現有教職工107人,專任教師92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比64.13%,博士學位教師占比52.17%。現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75人(含外聘)。先后選派8名骨干教師到政府部門掛職鍛煉,提升實踐創新能力。

學校黨委書記趙君到學院慰問優秀青年教師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學院獲評自治區級一流專業4個,7個專業在自治區專業綜合評估中排名前列。獲批國家一流課程1門、自治區一流課程10門。獲校級優秀教師等榮譽10人次,以及國家級、自治區級、校級教學競賽獎項9項。獲批國家級、自治區級、校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5項,自治區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9項,自治區級虛擬教研室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5項。課程思政建設全面覆蓋347門課程,獲廣西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自治區級、校級獎項35項,獲自治區級、校級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14項。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與京東集團合作舉辦電商一體化培訓班4期。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不斷提升,2024年獲評學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與京東集團合作舉辦電商一體化培訓班
2024年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學位人才培養論壇暨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簽約掛牌儀式嘉賓合影
學科科研成果豐碩
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國際商務專業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獲評學校一流學科A類。新增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廣西社科聯科普基地1個、校級科研平臺4個,與柳州市共建研究平臺5個。獲國家級、省部級、地廳級等科研課題157項,科研經費近1800萬元。出版專著30多部,發表高水平論文200多篇。近30項成果獲教育部、民進中央、自治區采納以及自治區領導肯定性批示。獲民進中央參政議政成果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全區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一等獎2項、全區黨委政研系統“大學習大調研”活動調研成果一等獎1項,1人連續3年獲評全區高校建言獻策先進個人。

與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共建的“柳州市氣候投融資政策研究中心”揭牌
學工品牌建設成效明顯
學院推進優良學風建設,開展考研講座和經驗交流會等活動176場。實施“青馬工程”和“研究生領航學長計劃”,組織專題講座和實踐活動100多場。學生在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321人次、省部級獎587人次,獲省部級及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09項。積極開展校園文體和社會實踐活動,多次獲校運會團體亞軍、體育文化節校園迷你馬拉松冠軍、集體舞大賽和舞蹈大賽一等獎;與多家單位共同開展實踐服務活動,學生每年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時數約1萬小時,每年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獲全國重點項目1項、柳州市重點團隊2個。獲評學校“五四紅旗團委”“廣西活力團支部”等榮譽。

學生獲學校第三屆校園青春集體舞大賽一等獎
內部治理井然有序
學院全面落實依法治校,扎實推進民主管理,不斷完善積分制管理辦法,推動分配制度改革。學院績效分配已形成一個包括教職工績效分配方案、學院積分考核管理辦法、標志性科研教研納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專兼職管理干部考核辦法的完整體系,專任教師年終績效分配實現“高職低聘”和“低職高聘”。井然有序的內部工作環境,助推學院教職工干事創業積極性不斷高漲。

學院召開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