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離退休工作辦公室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高度的責任感,著力統籌開展“黨組織建設、正能量發揮、高質量服務”三項提升行動,實現組織“強起來”、學習“活起來”、銀齡“用起來”,以黨建引領有力地推動離退休干部工作高質量發展。
開展“黨建工作提升行動”,凝心鑄魂強根基
一是加強政治建設。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把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支部黨員大會的第一議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心入腦,走深走實。二是深化思想建設。構建“線上線下”全方位活動平臺,滿足不同類型老同志的思想需求。線下依托市紅色教育基地、市老干黨校、文史館等學習活動共享陣地,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情景體驗、實踐研學等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夯實組織建設。進一步規范黨組織設置,將離退休工作黨總支調整為黨委,同時,將原有5個黨支部調整為9個。選配一批黨性強、威信高、作風正、身體好、業務熟的退休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和委員。四是注重紀律建設。堅持把紀律規矩融入黨支部“三會一課”,通過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上廉政黨課、談心談話等形式,引導離退休干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筑牢思想政治防線。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深入推進離退休干部黨組織“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動,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整體提升,獲評自治區星級黨支部1個,學校星級黨支部2個、學校黨建工作優秀案例2個。

開展“作用發揮提升行動”,踐行初心擔使命
一是建立“銀齡”人才庫。按照黨建、科技、教育、法律、管理、文化、醫療等8個領域進行分類建庫,將各行各業有專業特長的離退休干部凝聚起來,逐一登記造冊,建立“銀齡人才庫”,并實行動態管理。目前,人才庫已儲備“銀齡人才”132名,其中2名銀齡專家入選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60多名銀齡教授、銀齡專家參與一線教學、臨床工作,為老同志搭建起人盡其才、各顯其能的舞臺。二是組建“銀齡”宣講團。發揮銀齡教授“傳思想、幫教學、帶科研”的作用,積極助力青年師生成長成才;銀齡教授作專場報告會10場,受益師生達6000多人(次)。三是激發“五老”正能量。組織“五老”參與青少年思想教育、捐資助學、科技下鄉等活動,讓老同志在鄉村振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發揮優勢作用。發動“五老”志愿者,義務輔導500多名學生考上研究生。先后組織機械、電氣、管理等專業的“銀齡專家”30多人(次)赴融安縣定點幫扶村開展“銀齡專家鄉村行”專題調研活動,積極服務農業產業鏈發展,為助推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用心用情暖人心
一是做“實”政治尊重。深化和完善離退休干部榮譽退休制度,全面落實按規定閱讀文件、參加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校情通報、參觀學習等基本政治待遇。定期向離退休干部通報學校發展情況,定期聽取離退休干部建言獻策,開展過“政治生日”等政治儀式,做好“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從教30年”榮譽證書的頒發,不斷增強老同志的政治榮譽感和組織歸屬感。二是做“細”生活關心。投入4500多萬元落實離退休人員生活待遇。按照節日走訪和日常走訪相結合原則,大力開展春節走訪慰問、“七一”前夕走訪和“重陽節”慰問活動,共走訪慰問患病、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高齡等離退休人員5410人次,看望慰問住院離退休人員922人次,發放慰問金合計182.62萬元,每年組織全體離退休干部開展健康體檢,特別是對高齡、久病、家庭情況特殊等亟需關心的離退休干部,了解其身體狀況和思想動態,認真做好關心關懷工作。堅持離退休人員“五必”訪問制度,將“登門入戶解難題”活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三是做“深”精神關懷。組織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訓練活動,利用學校豐富的教育資源優勢,成立離退休干部百人合唱團、舞蹈隊、旗袍隊和朗誦小組,選派優秀專業教師為團隊進行文體輔導、編排指導,不斷提高離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