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黨委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重點,以科學研究為抓手,以人才隊伍建設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團結帶領全體師生員工,攻堅克難,統籌推進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同心”工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寫好思想篇章
落實“同心”聚力工程,強化政治引領。持續開展“第一議題”學習、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通過集中學和自學、理論學習和觀摩實踐,實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輪講”計劃,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等走深走實。完善黨委督查、指導促行政提效率的工作機制,有序、有效推進公共用房搬遷工作。
落實“同心”文化工程,凝聚思想共識。持續打造“鋼筋土建,永爭第一”的學院文化,通過辦學思想大討論、走廊文化建設、重大活動及學生第二課堂、校友論壇等多途徑宣傳,凝聚“急流勇進斬風浪,凝心聚力謀發展”的思想共識。

落實“同心”服務工程,踐行群眾路線。開展“金點子”征集工作、實施“青年導師制”,落實教師個人年度“發展清單”。持續開展領導班子與師生談心談話,定期深入師生開展調研,每年堅持集中為師生處理急難愁盼的實事大事至少5件。
打造“砼行”項目,堅持黨建引領,做好事業篇章

打造“砼行”人才項目,有組織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借力企業和交叉學科優勢吸引人才,新進博士31人。邀請院士到校指導,打造“耕創講壇”“龍城論壇”,提升師資隊伍業務能力,1個團隊獲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陳宇良老師的優秀事跡獲央視專題報道。新增廣西高等學校卓越學者1人、柳州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6人、廣西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2個、廣西本科高校基層教學組織3個。教師獲自治區級各類教學競賽獎項15項,1位輔導員獲評“廣西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打造“砼行”研教項目,成體系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依托教工黨支部和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聚焦教育教學中心,持續推動教學高質量發展;聚焦學科專業建設,為學院內涵式發展凝練新思路。2個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及廣西專業綜合評估五星級專業;1個專業通過國際實質等效認證(復評),1個專業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復評),1個專業獲批廣西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專業獲批廣西特色專業與實驗實訓基地(中心)建設項目并以優良成績通過驗收。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和區級一流本科課程9門。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廣西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土木工程學科2次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進入該學科前50%。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及國家行業協會科技獎項8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10項。進校經費逐年遞增,近兩年是前三年總和的2倍以上。2024年發表高水平論文(SCI一區二區)數量比前幾年翻一番。新獲批廣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建設1個,新增1個碩士研究生專業,1個新本科專業(備案),1個微專業。BIM研究中心團隊與中鐵十二局聯合開展的深中通道(JDI標段)研究成果獲中央電視臺報道。

打造“砼行”育人項目,全方位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學生中心,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院獲批第二批廣西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學院A類建設單位,廣西高水平輔導員工作室1個。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表現優秀,獲國際級獎項7項、國家級獎項39項。在2024年中國國際創新大賽中國賽獲獎數量和自治區級金獎獲獎數量均翻番。2024年大學生創新大賽第一次突破國家級銀獎1項,獲自治區級金獎總數是前幾年的3倍。1名學生入選全國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6個班級獲學校“十佳班級”,4名學生獲評“最美科大”大學生年度人物。2名在校生創業后反哺母校捐贈給母校20萬元。學生連續5年獲校運會團體總分第一。研究生畢業論文盲審優良率超過85%,讀博率達17.9%。

實施“筑字”計劃,堅持自我革新,做好改革篇章
實施“筑基”計劃,強化戰斗堡壘作用。抓實抓細黨紀學習教育,健全意識形態教育機制,認真落實“五基三化”行動方案,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獲評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支部獲批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培育創建單位,1個支部獲評自治區“四星級高校基層黨組織”。學院以2024年學校黨委巡察為契機,強抓整改,用“目標責任”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實施“筑管”計劃,優化學院管理體系。聚焦內部管理體系建設,著重在績效分配制度、學院行政管理架構及崗位職責、教職工崗位考核、表彰獎勵、實驗室管理、場地資源分配和管理、師德師風考核等制約學院高質量發展的管理體系建設上。
實施“筑廉”計劃,營造清廉改革氛圍。抓安全生產、保密工作,強化監督執紀排查,善用務虛會,深化作風建設打造“互助型”班子,打造“配合型”業務工作團隊。開展學風建設專項工作,持續通過專題教育、現場觀摩等多方式推進清廉學院建設,形成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