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人事處緊緊圍繞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人才強校戰略,改革創新、務實奮進,以高層次人才和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建立多元引才育才機制,實行多樣的人才政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標志性的成果,使人才隊伍數量穩步增加、結構更加優化。
強化黨建引領,培根鑄魂強基石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及歷次全會精神,持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大力加強黨支部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人事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切實履行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履行“一崗雙責”,定期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形勢分析和自查,持續加強線上線下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反對“四風”,大力推進警示教育、廉潔自律教育。
堅持黨管人才,綱舉目張映初心
始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助推形成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人事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和密切配合、教學單位具體實施的黨管人才協同工作新格局。做好典型選樹,完善教師榮譽體系。在教師節表彰了一批模范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先進個人、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光榮從教30年教師等先進典型近800人次,并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加強先進典型宣傳,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激發教師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建立了教師榮譽退休制度,進一步提升離退休教師的政治榮譽感、組織歸屬感和生活幸福感。

學校黨委書記趙君為全國模范教師易弋送上鮮花并頒發榮譽證書

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寶臣為自治區模范教師陳華金、程昊、林川送上鮮花并頒發榮譽證書
打造接續體系,匯聚人才促發展
聚焦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標準,不斷優化引育機制,蹄疾步穩調整人才政策,實現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新增博士學位教師約350人,其中引進博士260多人,攻讀博士學位返校約9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人數占比從18.8%提高到40.2%;學校柔性引進國家級人才2人,培育和引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八桂學者、廣西優秀專家、特聘專家及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廣西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省部級高層次人才(團隊)20多個;新增5人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構建人才后備力量成長體系,持續加大教師學歷提升、出國研修和外派掛職力度。五年來,考取并攻讀博士學位教師210多人,選送中青年骨干教師赴黨政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186人。

2022年學校人才工作會議現場
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賦能激活力
進一步優化學校績效管理和分配制度,強化校院兩級管理,突出以業績和貢獻為導向,推動收入分配和激勵機制改革。出臺了《廣西科技大學績效分配方案》《廣西科技大學特殊貢獻獎評選及發放辦法(試行)》,體現非教學單位與教學單位的業績貢獻聯動,使全體教職工共享學校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成果,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堅持以業績和貢獻為導向,突出教書育人實效和學術貢獻,出臺了《廣西科技大學教學科研代表性業績成果目錄》,探索構建在職稱評審、崗位考核、績效分配、評優評先等各領域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的統一教師評價體系,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正向牽引作用,激勵和引導人才隊伍潛心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
堅決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扭轉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不科學的評價導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修訂和出臺《廣西科技大學職稱評審管理辦法》《廣西科技大學職稱自主評審條件》。將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2大類18個細類的高水平成果作為代表性業績成果,突出核心業績競爭力,暢通不同類型教師的職稱晉升通道,充分發揮職稱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引導教師將個人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機結合,通過職稱評審助力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學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