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精神,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優異的成績向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獻禮。
突出政治引領,建強辦學治院“主心骨”
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增強全院教職工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自覺。深入開展辦學思想大討論,不斷凝聚發展合力。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牢意識形態領導權。嚴格落實安全、保密工作責任。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狠抓作風轉變,深化清廉學院建設,推進57項巡察整改任務落實到位。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貫穿辦學治院、教書育人的全過程。

生化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4年第一次集中學習會
夯實組織基礎,激發質量提升“新動能”
深入推進支部“五基三化”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提升組織生活質量,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創新和優化黨組織設置,將支部建在學生成長成才一線,堡壘筑到產學研創前沿。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全部為黨員,實現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和星級黨支部全覆蓋,黨組織功能從政治保證向引領發展延伸。獲評自治區級樣板黨支部1個、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個。發展學生黨員464名,教工黨員2名。

央視一臺報道“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易弋同志科技助農事跡
深化改革創新,立德樹人再創“新成績”
學院黨委大力推進“三全育人”、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獲評學校“三全育人”示范(培育)學院,4個系(教研室)和5個團隊獲評“三全育人”示范培育。獲評自治區級課程思政示范課2門,獲課程思政說課比賽二等獎2項。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院100%的本科生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成績喜人。近五年,學生在學科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126項,國家級獎63項。本科生考研錄取率和就業去向落實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連續5次獲評“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5屆畢業研究生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74篇,其中SCI、EI等收錄112篇。

學生獲2024年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
堅持黨管人才,引育并舉構建“強師資”
學院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人才高地。共引進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名,博士27名,其中13人為學校“3331”高層次人才。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占比達75%。8名青年黨員教師入選“千骨計劃”, 1人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1人被評為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優秀共產黨員,1人獲2024年自治區模范教師稱號,1人獲2022年廣西優秀教師稱號,選派赴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19人次,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師實踐能力。

生化學院易弋同志獲評2024年全國模范教師
推動融合發展,雙向賦能跑出“加速度”
突出“黨建引領、任務牽引”,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同頻共振,提質培優有力賦能內涵發展。進一步鞏固教學中心地位。完成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各項工作。獲批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一流課程建設點6門,獲自治區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持續推進學科和學位點建設工作。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獲批廣西一流學科建設B類。博士點學科建設按計劃開展。新增生物與醫藥專業碩點。現代紡織產業學院獲自治區示范性產業學院。獲批廣西唯一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區域中心”。獲批廣西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西特色米粉產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教師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縱橫向項目合計200多項,經費總額4000多萬元,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百余篇;榮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多項,獲得專利授權115項。

生化學院榮獲廣西科學技術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