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學校“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辦學思想大討論的第二場專題研討會,二級學院院長沙龍在東環校區啟迪K棧孵化基地路演廳舉行。學校黨委書記趙君,黨委常委、副校長秦小云、張發欽,各二級學院院長,黨校辦、宣傳部、規劃處負責人參加沙龍。沙龍由秦小云主持。

學校黨委書記趙君講話

沙龍現場
與會人員圍繞“破思想之冰,解觀念之困,聚攻堅之力”主題,對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辦學,圍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凝練學科專業特色、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等方面,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思考,展開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趙君對大家的發言逐一進行了點評,并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辦學思想大討論的重要意義。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沒有事業的大發展。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二是要凝煉辦學特色,突出辦學重點。沒有辦學重點就很難形成凝聚力,缺乏辦學特色就很容易被同質化。要立足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基礎、所處方位、區域需求、供求關系、國家政策導向等,凝煉學校的辦學特色;要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凝煉學科專業建設重點,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先為有所后為;要面向廣西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柳州汽車產業發展,做好結合文章,進一步深化辦學特色。三要牢固樹立服務理念,落實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管理干部要為教師服務,機關要為學院服務,全體教職員工要為學生服務,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助力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焦點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秦小云表示,要對照人才培養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重塑課程體系,以績效改革來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從而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計通學院院長李春貴表示,新工科教育要以經濟社會發展對產品、過程、系統和服務的需求為出發點,培養融合技術開發與產品設計并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國際學院院長李棟龍表示,國際化教育要運用系統化思維,中外合作項目、來華留學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生態系統,要建立院(部)聯動績效激勵機制,提高二級學院國際化教育辦學的積極性。
土建學院院長吳輝琴表示,要通過建立與行業人才培養需求、與企業經濟發展、與學校現有學科專業和師資“三結合”的協同育人機制,實現專業設置與行業需求對接、課程體系與崗位技能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踐對接、科研課題與企業需求對接的協同創新機制。
體育學院黨委書記張輝明表示,要把體育教育放在大健康視域里,強調體醫融合、體教融合,同時培養創新創業所需要的團隊意識、抗挫折能力及人文情懷等。
第一臨床醫學院(一附院)主持行政工作副院長覃天表示,要以新理念、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發展,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適當控制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加大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加快復合型醫學人才培養,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附屬衛校校長嚴菱表示,要抓住當前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開拓學生學歷提升渠道,積極拓展新專業,提升學生就業質量。
焦點2: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張發欽表示,二級學院要積極拓展與政府相關部門、企業、社會、行業的合作,同時深入拓展院院協同、黨政協同、團隊協同、師生協同、教學科研協同、動力壓力協同等,充分激發教師從事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產學研融合的深度和廣度。
電氣學院院長譚光興表示,學校應建立引進人才的年度績效考核機制,并與目標管理相結合,有效激發教師從事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校科研水平。
VR學院常務副院長羅文廣表示,要有效激發教師開展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理學院院長周麗娟表示,要做好科研工作,首先要處理好質與量的關系,只有通過一定的數量積累才能產生質的飛躍,繼而推動科研工作高質量發展;其次要做到教學科研相長,努力形成教學和科研相得益彰、同向同行的良好局面。
外語學院院長張樹德表示,要通過承接柳州市諸如汽車、機械、冶金等行業企業的外包性職工培訓和海外營銷人員培訓,在服務企業發展需要的同時增加學校科研經費。
焦點3:凝煉學科專業特色

經管學院院長盧志平表示,要依托柳州產業經濟發展需要,尤其是柳州市工業制造業,主動與理工科學科交叉融合,聚焦工業制造、現代物流、數字經濟等產業需求,凝煉學科特色,強化學科內涵建設,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黃山松表示,辦學思想要在“學校”“學科”“學院”上都解放,最關鍵是在學科上的思想解放。要明確學科定位,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建立激勵和保障的制度和機制。
繼教學院院長韋鴻鵬表示,應緊扣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要求,通過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繼續教育“三教”資源深度融合,協同行動,加快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藝術學院院長蔡青表示,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要立足廣西,聚焦桂中地區民族文化,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學科結構布局,凝煉學科發展方向,打造人文藝術學科專業特色,增強學科競爭力和影響力。
職教學院院長韋建軍表示,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要在變局中求生存、創特色、謀發展,與知名企業和地方單位建立協作關系,大力開展學歷教育和職教師資培訓。
生化學院院長田玉紅表示,要瞄準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發展前沿及趨勢,注重化學、化工、生物、食品、紡織等多學科交叉滲透、優勢互補,形成鮮明的學科特色,把特色變為優勢,把優勢轉為發展的動能,進一步提高學科影響力。
醫學部副主任伍善廣表示,要轉變教師觀念,增強教師本科意識;以建設合格的本科教學單位為目標,促進醫學教育平穩、快速發展;立足桂中地區豐富瑤藥、苗藥等民族藥用資源,開展民族特色醫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