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龍現場
5月30日下午,學?!皩嵏蔀橐?,創新為魂,提升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大學”辦學思想大討論之管理副職論壇在文昌校區五教負一樓安升咖啡廳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張發欽出席論壇,相關職能部門管理副職參加論壇。與會人員圍繞“如何提高內部治理能力”的主題,結合自身崗位職責和工作實際,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現將發言內容整理如下:

黨政辦副主任廖吉喆表示,要以體系建設為重點,提升黨政機構運行效能。黨政機構是學校治理的中樞系統。當前,機構設置與職責分工還存在一定重疊與錯位,運行機制亟需優化。一方面,要堅持“精簡高效、權責一致”的原則,統籌整合功能相近、任務交叉的部門,推動“大部制”改革,提升組織體系的整體協調力;另一方面,要健全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機制,強化服務意識與執行能力,真正實現“運轉有序、服務高效”。同時,要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建設統一平臺、打通數據壁壘,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
統戰部副部長陳云芳表示,統戰部作為學校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部門,在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重要要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整合好統戰優勢資源,發揮統戰團體及平臺作用,激勵崗位建功,為學?!吧瓴惫越ㄑ垣I策,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匯聚力量,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統戰力量。
紀委辦副主任、監察處副處長、巡察辦副主任趙金和表示,作為一名紀檢干部,要自覺把各項工作放在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局中來思考、謀劃和推進。突出抓好政治監督,以政治監督為引領,督促各單位貫徹落實上級黨委、學校黨委工作部署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做實日常監督,加強對落實學校重點工作、重點任務的再監督,推動健全規章制度堵塞漏洞,堅決糾治在執行中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問題;推動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以監督保障和推動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武裝部副部長周武漢表示,一是鑄牢廣西科大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主題教育和座談交流等凝聚師生歸屬感與責任感;二是堅定高質量發展信心,聚焦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核心任務制定清晰規劃,以階段成果提振士氣;三是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校-院”治理體系,厘清職責邊界,建立聯席會議與信息共享機制,推動跨部門、跨學院協作。讓我們以鑄牢廣西科大命運共同體意識為紐帶,共同推動學校治理現代化,共創廣西科大美好未來。

工會副主席蘇龍表示,一是參與民主管理與監督,進一步推動學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提案辦理機制,確保學校內部治理的公正、透明。二是加強部門協作,與學校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協同工作機制,共同解決學校發展中的問題。三是維護教職工權益,為教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四是關注特殊群體,關心高層次人才、青年教師、女教職工等特殊群體的發展需求,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促進學校人才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計財處副處長李慧表示,智慧財務與業財融合協同驅動,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信息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益;提高決策科學性,提升管理效能;加強風險防控,保障學校安全穩定發展;樹立智慧財務與業財融合理念;培養和引進復合型人才;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數據共享和集成。建設智慧財務,實現業財融合,加快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基建處副處長陳群表示,基建管理處作為學?;A設施建設和維護的核心部門,提升內部管理能力要從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制度建設、壓實責任擔當等方面入手,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管理決策體系,才能有效管控建設項目所面臨眾多的環節、復雜的問題及挑戰。只有通過建立各類規章制度、設計各類科學規范事項審批流程來管控風險,狠抓落實及精細化管理,才能不斷提高工程管理質量和效益,促進學校基本建設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打贏“申博”攻堅戰。
基建處副處長李斌表示,在高校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下,基建管理工作需要聚焦決策機制科學化、管理體制協同化、流程管理高效化、發展導向智慧綠色化四個維度:一是強化校園規劃剛性約束,動態優化權責邊界,確保決策科學民主;二是管理模式上深化各部門橫向協同、校企縱向聯動、政校嵌入式協同;三是全流程管控聚焦關鍵風控點,實現全過程審批線上化,提效降險;四是發展導向上新建項目嚴格遵循綠建標準、構建技術賦能與綠色可持續的治理閉環。

后勤處副處長呂慧玲表示,在校園服務標準上下功夫,推動后勤服務從“經驗管理”向“智慧決策”轉型;在創新協同機制上下功夫,建立后勤-學院聯動機制,確保師生訴求高效解決;打造智慧后勤管理平臺,踐行“一線工作法”,提升后勤服務效率;構建綠色育人生態,創新幼教服務內涵,提升后勤服務育人品質,為學校引才留才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不斷把后勤治理效能轉化為服務品質,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強大的后勤力量!
后勤處副處長陽海峰表示,圍繞學校重點發展指標以更務實服務師生后勤保障的價值引領;樹立格局更廣的大后勤世界觀,找準真問題,抓住后勤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強化他山之石,做好交叉融合與創新發展;提升履職本領,以質量效為導向優化完善服務路徑;強化統籌抓落實的擔當,既走在前,又統籌關鍵領域、環節、節點、人員,凝聚合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完成PDCA閉環;守住清廉后勤底線紅線;做好黨建與業務深度交融,打造高質量后勤新范式,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
后勤處副處長尹琛表示,校園后勤治理的核心,是為師生筑牢優質生活與健康保障。我們始終以 “服務師生” 為導向,飲食服務借制度創新、技術升級與數字化手段,嚴控食安、精準供餐;衛生服務構建全鏈條健康管理,強化疾病防控與健康干預。同時,打破部門壁壘,明確職責、深化協作,以技能競賽、評優機制激活團隊效能。未來,后勤將秉持 “師生至上”,以 “三化” 服務構建 “雙全” 體系,讓治理成果切實轉化為師生幸福提升的強勁動力,書寫后勤服務新篇。
國資處副處長韋軍表示,一是加強對采購需求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統一的采購管理平臺,實現對采購需求的統一調度和管理,避免采購需求混亂和重復采購。二是推進采購工作“放管服”,強化采購人主體責任,更好地滿足二級學院教學科研需要。三是推動采購工作信息化建設,建立和應用采購信息平臺,實現采購信息的公開透明,提高采購的質量和效率。四是建立健全的內部監督機制,加強對二級單位采購活動的監督和檢查,確保采購活動的合法合規。

國資處副處長秦文東表示,要加強理論武裝,筑牢新時代思想根基;當好參謀助手,服務學校發展大局。一是扎實推動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提前布局謀劃,按時保質完成項目申報工作。二是加快推動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通過“試點先行,全面鋪開”方式,逐步實現全校大型儀器的整合與高效運行。三是定期開展資產清查,全面摸清家底,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資產準確完整。四是規范資產處置管理,嚴格執行資產處置程序,加強對資產處置過程的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審計處副處長曾少斐表示,內部審計作為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目標導向,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促進學校戰略目標實現;要聚焦主責主業,扎實做好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并抓好審計整改,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在學校整體治理框架下,需要各部門協同發力,形成發展合力,進而提升工作質效。審計監督始終堅持與學校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未來,審計處將繼續立足監督職能,加強服務,以更精準的審計、更有效的建議、更緊密的協同,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離退辦副主任鄧仕軍表示,離退休工作是學校發展的重要部分,推進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關乎離退休教職工晚年幸福,也助力學校邁向高水平大學。具體舉措如下:一是強化黨建引領,加強創新理論學習,推進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增強凝聚力;二是聚焦為老服務,融入發展大局,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提升服務精準度;三是創新文化治理,打造代際融合育人品牌,開設 “銀齡講堂”,舉辦 “銀齡文化” 活動,激活銀發資源價值;四是健全保障機制,數字賦能為老服務,發揮退休法律專家作用,筑牢治理根基。
網絡中心副主任孫自廣表示,以數智化驅動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是決策精準化,打通教學、科研、管理全場景數據鏈路,建設科學決策“智慧大腦”。二是管理精細化,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和三張清單,職能部門優化在線辦事流程,打造智慧管理應用場景,實現“最多跑一次”,提升師生獲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服務精致化,提升信息化教學環境服務水平,加強物理學習空間設備保障和網絡學習空間資源整合能力。
資產公司總經理趙戊生表示,當前學校治理中存在辦事效率低及“寧可不作為、也不愿擔責”現象,實質是過程管理思維下的制度性缺陷。比如資產公司管理的門面到期是否可繼簽事宜,各有關部門在現有各自的制度約束下,都不好突破,最終難以達成統一意見。當避責思維遇上過程考核,必然催生制度空轉。必須建立責任-成效的新型治理范式,重點是清晰的責任界定和容錯機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