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學校在文昌校區辦公樓5—1會議室舉辦慶祝第40個教師節座談會暨“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辦學思想大討論專職輔導員論壇。學校黨委副書記張發欽出席論壇。學工部(處)、研工部(院)、校團委、人事處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16名來自各二級學院的專職輔導員代表參加論壇。

與會人員聚焦“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主題,圍繞“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推動學校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 鑄魂育人,賦能學生全面發展”2個方面紛紛暢談了體會和思考。
生化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鐘興表示,作為高校輔導員,要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服務學校中心工作、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突出廣西科大精神育人特色,以鑄魂育人為目標,以學風強化為突破,以管理服務水平提升為抓手,以隊伍建設為依托,持續夯實完善學院學生工作體系,持續推動落實“三全育人”,形成良好育人效能,推動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
醫學部黨委副書記、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藍娟表示,輔導員既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也是“人生導師”,在工作中要緊跟“上面”、服務“下面”、學習“外面”、扎在“里面”、想在“前面”、做到“全面”,積極踐行、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潛心教書育人、培根鑄魂,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黃洪雷表示,高質量開展學生工作,應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堅持“以生為本”,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引領、示范引領和價值引領,綱目并舉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務管理服務、就業創業指導等工作。一是將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強化思想引領,讓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二是把教育家精神貫穿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強化示范引領,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涵養高尚品格。三是用教育家精神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強化價值引領,讓學生在明辨篤行中實現人生價值。
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彭發勝表示,教育工作者要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以高尚品德為“魂”,以扎實學識為“基”,以創新精神為“翼”。在新時代,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錘煉“廉潔奉公、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共筑教育強國夢。
啟迪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卻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說,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輔導員隊伍建設,推動學校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加強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涵養高尚師德師風;要提升輔導員業務素養,明晰輔導員職業發展路徑;要建立激勵與評價機制,為輔導員隊伍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王俊輝表示,凝心聚力筑基石、鑄魂育人塑新貌、賦能學生促發展是輔導員應盡的職責與使命。作為新時代輔導員,要堅持思政教育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為培養時代新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要守正創新,著力構建思政育人新格局,積極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展現當代青年的嶄新風貌;要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導向,通過實踐鍛煉與文化浸潤相結合,能力培養與價值塑造相統一,數智化、融合化、特色化賦能學生全面發展,培育有志有才有擔當的時代追夢人。
機械汽車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關敏丹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為做好思政育人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應始終堅持“德育為先、黨建鑄魂、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日常工作中開展符合校情特色的學生工作,“五育”并舉,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李瑞妮表示,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政教育的主力軍、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要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抓住“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大育人功能,不斷強化和落實“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擔當鑄魂育人使命、推進“五育”并舉發展,賦能學生全面發展,充分激發廣大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電子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高陽表示,要以“四個堅持”賦能學生全面發展。一是堅持深學細悟,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踐行“以生為本”理念,以開放包容之姿持續淬煉專業本領;二是堅持把握規律,根據不同年齡、學科的學生特點,堅持“三因三循”,精準施策;三是堅持“實踐育人”,豐富實踐載體,整合社會資源,為學生全面發展多元賦能;四是堅持“團結奮斗”,面對輔導員工作的“千頭萬緒”,要做到團結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醫學部學工辦副主任、團委副書記覃芳芳表示,輔導員賦能學生全面發展,要結合工作實際和自身育人實踐研究開展。輔導員工作室是很好的立體化育人平臺。解決育人工作中的痛點和難點,應該成為輔導員工作室深耕和研究的重點。最好的教育是賦能,賦能最好的結果是雙向奔赴,輔導員工作室在完成育人的同時也促成輔導員成長進步的自育,最終達成賦能學生全面發展,輔導員自身能力也有顯著提升的“美美與共”。
藝術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付玉立表示,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工作的一線工作者,是連接學校與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我們要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以高尚師德引領學生成長,創新工作方法,精準對接學生需求,真正成為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學業上的指導者、生活上的貼心人,更要成為教育家精神的傳承者與實踐者,為推動學校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際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潘鑫表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盡力在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始終給予他們正確的思想引領,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得到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個性,張揚自己的個性,真正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土建學院輔導員肖琳表示,學生的全面發展是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要求,從思政視野著手、用專業知識賦能,記住每個學生、讀懂每個學生、走進每個學生,做到“一對一”精準管理和服務。凝心聚力、搭建平臺,用“專業+N”的思維,將學生工作與專業發展結合,培養有參與組織管理活動的社會實踐經歷、有參加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的參賽經歷、有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實習經歷、有拿得出手的興趣與特長、有專業資格的證書的“五有”能力,賦能學生“心”成長。
自動化學院輔導員葵子彤表示,輔導員是教師隊伍中最貼近學生成長的知心人、暖心人、引路人。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學習好、領會好、踐行好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并推動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生情懷,將輔導員工作當成一項事業;要積極反思與總結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與行為,對未來形勢的改進作出研判,尋找規律,尋求創新;要育人育己,成為“經師”“人師”,發展特長,激發輔導員專業發展內生動力。
經管學院輔導員王豪杰表示,與專任教師不同,輔導員的育人工作并不局限于講臺之上,而是貫穿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輔導員的言行舉止、行事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我們要時刻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理解學生的需求,解決學生的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當與學生建立這樣深厚的情感紐帶時,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務工作也將變得更加有效,更加深入人心。
外語學院輔導員梁藝靜表示,作為與學生緊密相連的輔導員,我們肩負著賦能學生,促進其全面發展的重任。通過全員、全程、全方位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平臺,激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和人文素養,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拓寬國際視野,同時也要扎根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好青年。